發生什麼事?
TAAZE 讀冊生活創立於 2009 年,除了可以在平台上購買新書外,更提供了安全、便利的二手書買賣管道。
- 讀冊創辦人張天立看見實體書籍「可流通」的特性,不同於電子書仍難以做到完整的知識保存與複製。
- 一本絕版的實體書,還可以期待二手書的流通,相較於電子書,便無法實際被轉賣或收藏。
- 讀冊發展出獨特的經營模式,在平台上設置「即將絕版書區」,販售版權將要到期的書籍,用「絕版」的概念作為行銷方式。
- 綜合性電商平台用資本主義的概念賣書,低價銷售破壞了市場行情,受到了許多出版社的聯合抵制;同樣透過折價販售,讀冊則是因為書況而折舊,更重要的是期望保持書籍的流通性,讓二手書的價值不斷地傳承下去。
閱讀的重要性
「電子書看似比較方便,但真的會讓更多人願意去看書嗎?」張天立提出這樣的反思,當大家都在討論實體書是否會被取代時,他更關心的是,「提升閱讀的習慣」應該被正視。
- 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越來越少人有閱讀的習慣,張天立認為人們對閱讀的重視程度正在流失中,社會大眾也鮮少為「不閱讀可能帶來的後果」產生危機意識。
- 在少子化的趨勢中,因應人數下降,需要提升的是個人的精緻度,除了課本外,更要用課外閱讀來增加腦袋裡活的知識。
- 為了帶動閱讀風氣,讀冊推出社群平台「冊格子」,有系統性地為用戶提供圖書管理方式,只要掃條碼輕鬆建檔,不管是借出去或還回來的書,都可以做註記與紀錄。
-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動機或習慣賣書,因此冊格子期望成為撮合的角色,在平台上 C2C 直接的互相交換、買賣,甚至是心得分享,用社群力做閱讀推廣。
- 如同個人圖書館,透過冊格子能夠反映出用戶閱讀的喜好與意念,同時也創造更多書友之間交流互動機會。
未來會如何
除了一般的受眾外,讀冊也放眼望向企業,期望透過企業的影響力推動閱讀。
- TAAZE 正與企業洽談合作,或許可以從在辦公室角落設置書櫃開始,將新的刺激與知識湧入企業,有益於企業文化的創新,也讓冊格子被更多人看見。
- 同時不只限縮在提供商業類的書籍.透過讀冊協助經營選書,推出更多元的閱讀主題,並定期更換書櫃內選書,讓員工能接受不同領域知識的刺激。
接著請見《旭時報》與 TAAZE 讀冊生活(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董事張天立的深度專訪,聊聊如何走進二手市場的成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