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2019 年 Beyond Meat、OmniPork 先後進入市場,短短不過1年時間,就打進各大餐飲通路合作,如八方雲集的素食煎餃、全家蔬食品牌,以銅版價吸引消費者買單。
- 植物肉也吸引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他稱讚 Beyond Meat 的植物肉「吃起來跟真的一樣」,進而投資,帶動全球植物肉風潮。
- 跟隨著國際植物肉風潮,除了使知名素食廠開始轉型,也吸引以畜牧起家的大廠如大成、台畜陸續投產,市場也從內銷拓展至外銷。
新植物性產品創造話題
- 繼植物奶、植物肉的風潮後,下一步甚至有「植物海鮮」問世,全球已有 120 家公司積極研發仿真的植物海鮮,試圖開拓植物肉的更多元可能。
- 2023 年初,國內爆發缺蛋潮,工研院成功研發國內第一款植物蛋,使用專利菌種、大型藻類蛋白與大豆蛋白作為原料,使成品兼顧口感及營養價值。
- 國際廠商聯合利華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從植物原料中合成酪蛋白,保有動物乳酪的質地與風味,為植物性乳酪立下新的里程碑。
植物肉與傳統素肉的差異
- 傳統素肉的原料是豆粕,是黃豆提油脫脂後的副產品,添加各種香料、色素和其他添加物而成,因此常被定位是加工食品,較受詬病;植物肉是以大麥、豌豆為原料,標榜無激素、無抗生素、無基因改造、無防腐劑,更強調食品安全、營養價值及仿真風味。
- 植物肉常以常以「椰子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等植物油補強植物蛋白的油脂成分,且通常已先經過調味,因此須注意飽和脂肪及納含量。
臺灣素食加工業的優勢
- 臺灣素食加工業耕耘素食市場已久,臺灣素肉及植物肉的製造技術歷經了乾式擠壓、濕式擠壓與低剪切多維素肉成型三代技術轉型,使植物肉擁有像真肉般的咀嚼感和纖維束,而國際知名廠商的技術還停留於第二代的「濕式擠壓技術」,將纖維變細階段。
- 自植物肉打入市場後,臺灣素食業者發現開發新客群的機會,開拓原料選擇、打造自有品牌、開拓通路端,使植物肉不在只侷限於素食的消費族群。
從「植物肉風潮」為始,全球素食的品項逐漸增加,種類也變得更加多元,再加上消費者需求轉變,以及碳排放減量的外部壓力,素食產業面臨不得不轉型的局面,
面對素食新產品的開發,臺灣素食產業的上中下游該如何應對?產業轉型會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及機會?《旭時報》與引領臺灣素食產業的各方要角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