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近年來,隨著永續議題在全球發燒,「永續飲食」也逐漸受到大眾關注,隨之而來帶動相關食品上、中、下游產業投資開發「植物肉」新商機。(旭時報)
- 2021 年是植物性肉類發展至今最活躍的一年,全球植物性肉類銷售額首次突破 50 億美元。(Good Food Institute)
- 疫情改變大眾飲食行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為了健康,選擇植物製成的食品,帶動相關業者開始提高植物製食品的產量,在電商平台、物流業也都可觀察到植物製成的食品銷量增加。預計全球植物製食品市場將從 2021 年的 261.6 億美元,增長到 2028 年的 613.5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2.95%。(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 然而,對於未來市場的樂觀預期,卻沒有同樣地反映在近期的植物肉相關銷量成績上。
- 在 2019 年風光 IPO 的植物肉新創公司 Beyond Meat,其股價已從 2022 年年初的65 美元左右,近期跌至 26 美元。受到通膨因素影響,消費者願意嘗試植物肉製品的意願較一年前相比降低,反而更期望在購物時有折扣和優惠。(Forbes)
- 大筆投資發展植物性蛋白質的加拿大最大肉品加工廠商 Maple Leaf,在今年(2022)第二季的植物製食品銷售較去年同期下跌 15%。CIBC Capital Markets負責該公司股票研究分析師的 Mark Petrie 認為,儘管市場需求仍會成長,但多數公司期望的驚人成長速度將不會發生,相關食品公司勢必要調整其成本和製造能力。(BNN Bloomberg)
- 在 2020 年的美國消費調查中發現,消費者之所以不選擇植物肉,有高達 27% 受訪者是因為「不喜歡植物肉的口味」,其次有 25% 的受訪者則是因為「太貴」而不願意嘗試。(Good Food Institute)
植物肉如何再進化?
- 由於植物性肉類替代品仍比真正的肉類貴 30 - 40%,而且需要改善口味和質地,因此提高生產能力以降低成本,與更多的研發,將是促使植物肉市場繼續成長的關鍵。(Financial Times)
- Green Monday 旗下的食品科研公司 OmniFoods,透過增加在泰國、中國和台灣生產基地的產能,讓旗下植物肉產品 OmniPork 降價 22%,實現與豬肉的格平價,並擴展到全球 20 個市場。(vegconomist)
- 無獨有偶,Impossible Foods 透過增加產量、帶入更多的供應商進入植物肉生態系統的模式,在 2021 年宣布其植物肉的零售價下降 20%,期望能讓植物肉更被消費者接受。(Vox Media)
- 活優科技則是利用在製藥界成熟的微型膠囊技術包覆植物油,研發出仿造出動物固態油脂狀態,讓植物肉在口感上更接近真肉帶有油脂的口感,一般消費者即使吃到植物肉製成的水煎包、漢堡,也不會感受到明顯不同。(詳見文末 Lypid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佑訪談)
- 在應用上,植物肉除了已普遍應用在漢堡排、臘腸等,食品業者也逐步透過口感與形狀的改良,將植物肉擴展應用到仿雞肉、海鮮等動物肉的食品。
- 來自東京的 Next Meats在開發第一個植物性燒烤肉 「Next Yakiniku」系列後,升級成 2.0版本,強調植物性燒烤肉具有更堅固的質地,更接近於動物肉的口感。(Next Meats)
- 義大利植物肉新創公司 Food Evolution 利用高水分擠壓技術(High Moisture Wet Extrusion),無需任何黏合劑,透過添加向日葵油和天然香料,創造出與雞肉質地相似、且相對低價的植物肉,沒有抗生素或汙染問題。(vegconomist)
- 儘管仿海鮮的植物肉不似漢堡和香腸等替代肉類產品常見,但隨著 Next Meats 、JINKA 和 OmniFoods等多家公司投入研發,市場上的植物性鮪魚數量猛增。其中, Kuleana 研發的植物性鮪魚,被 《時代雜誌》選為 2021 年百大最佳發明之一。其植物性鮪魚中,鐵、維生素 B12 和 omega-3 脂肪酸含量與一般鮪魚相當,同時不含魚肉中常見的有害物質 – 如微塑料、汞和膽固醇等,同時有助於減輕商業捕魚對環境造成的破壞。(Time)
未來會如何?
- 要使植物性肉能在市場競爭上與傳統肉類並駕齊驅,「口味」、「價格」、和「易得性」三者將是決定性關鍵。
- 從各地飲食文化上觀察,「彈性素」已融入歐美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亞洲市場也進入植物肉市場萌芽發展時期。預期未來,植物肉會是多元飲食選擇的常態。(詳見文末 創辦人暨Lypid 執行長黃仁佑訪談)
在矽谷創立的活優科技,讓「吃」成為實踐環境永續成為可能。面對歐、美、亞洲不同的飲食文化,Lypid 活優科技如何透過與在地餐飲通路合作,例如在台灣已與連鎖咖啡廳路易莎、中式餐飲通路「宇宙生煎」等,研發出更多元植物肉食品?一同從以下《旭時報》的訪談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