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事?
零售與電商在 2020 年經歷巨變,疫情加速線上購物普及率,電商巨頭 Amazon 淨銷售額較 2019 年成長 38 %,但在市場上的佔比卻大幅降到三成;小型電商業者也興起分食電商大餅。
- 有別於 Amazon,小型電商在大者恆大的規模優勢下尋找機會,多採取專營垂直市場,或是在供應鏈中,提供專業服務的模式發展。(Findit)
- 台灣電子商務發展較早,除了早已上市的大老 PChome 外,2010 年後投入電商領域的新創也多;綜觀台灣電商新創生態圈在 2015 年後進入成熟期,種子輪募資比例逐年下降,到了 2020 年已經沒有種子輪,約一半的增資案都屬於晚期階段。
- 由於台灣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早,電商各次領域專業分工的生態輪廓也更明顯;除了數據分析外,銷售和 CRM 管理,以及用戶體驗優化的新創公司,近幾年獲得投資的比例愈來愈高。(Findit研究報告)
東南亞跨境電商
東南亞人口超過 6 億,是中國以外最受矚目的高成長潛力市場。近幾年台灣愈來愈多新創轉向東南亞市場淘金,跨境電商是其中主流之一;其中,不少新創經營東南亞市場採取「打群架」的模式,結合不同專業分工領域新創,共同經營目標市場。
- 根據 2020 年 Google 電商搜尋指標,印尼在東南亞電商潛力市場中位居第一,以每年 51.8 %的高速度成長;其次為馬來西亞的 33.5 %,以及越南的 29.3 %居三。(iprice)
- 印尼雖然是人口最多的市場,但破碎的語言和文化也加深跨境難度;華人比例高的馬來西亞、消費習慣與台灣向近的泰國,反而成為台灣電商新創主攻的目標市場。
- 市場成長潛力高,要快速擴張,資本需求也高;台灣的東南亞跨境電商新創,若同時能在電商的專業分工鏈上佔據具體優勢位置,更容易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疫情讓原本趨於成熟的電子商務產業,再度進入一波新的成長生命週期;以電商為目標市場的台灣新創,包含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精準廣告推播、智慧物流倉儲、CRM管理和供應鏈管理都有相關團隊,如何在這波成長期前段,獲得投資人青睞?
《好物飛行》創辦人江鑑城從創投經理人,轉行當電商創業家,他的創業募資哲學不同於過去熟悉的快募快燒作法,創業超過 6 年,《好物飛行》的機構投資人卻只有中華開發一家,而且只佔 8 %的股權。《好物飛行》為什麼能在公司估值不斷成長的同時,仍維持原始股東的持股比例?請看《旭沙龍》的精彩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