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本月(2024 年 4 月)8 日發表年度股東信,花了大量篇幅解釋人工智慧 AI 對這家華爾街巨頭的重要性;更受到外界關注的是,他將人工智慧的潛在影響比作蒸汽機,換言之,摩根大通的投資策略把 AI 視為新一波工業革命等級的存在。
全球最強 AI 淘金王
這波 AI 淘金熱的爐火正旺,獲利集中在科技業,尤其是硬體科技和 AI 基礎建設軟體。
- 2022 年 11 月,微軟(Microsoft)投資的 Open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問世,推出僅短短 2 個月,用戶數飆破 1 億人口,讓 OpenAI 和背後的投資股東獲利前景一片看好。
- 緊接著,台積電在全球市場的能見突然大幅攀升,擴大在美國、日本與德國的生產,並在本月(2024 年 4 月 8 日)宣布獲美國晶片法案補助,以及拍板在美國的第 3 座晶圓廠設立,讓公司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來到 812 元,目前市值約新台幣 21 兆元。
- 而今年(2024 年)3 月,IC 設計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疫情後第一次實體 GTC 大會中,一口氣發表了新運算平台 Blackwell、推論微服務 NVIDIA NIM ,以及雲端服務平台 Omniverse Cloud API,為生成式人工智慧時代帶來全新突破。
在這場 AI 淘金鏈中,輝達、台積電和微軟分別代表不同分工角色的贏家,《經濟學人》的調查中,把 AI 相關產業分為四大核心架構層,包含搭載 AI 功能的應用程式、AI 模型本身、雲端運算平台,以及奠定雲端運算能力的硬體基礎設備,例如半導體、伺服器、網路設備服務商。
其中,以 AI 硬體製造業的市值成長最為顯著。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27 間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值從約 1.5 兆美元(約新台幣 48 兆元)成長至 5 兆美元(約新台幣 160 兆元),包括半導體公司、製造伺服器,和製造網路設備的公司。這份 AI 獲利企業清單,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其中,台灣不少科技廠因為在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受到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