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是推動世界經濟的巨大力量。在全球市值百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前五名中有四名都非傳統的百年大牌企業,屬於新型的科技公司,包含蘋果、微軟、Alphabet 及亞馬遜。《哈佛商業評論》指出,新創數量是提升國家生產力的關鍵。
為了搶攻有創業頭腦的人才,許多國家開始設立創業家簽證(entrepreneur visa 或 startup visa),讓外國創業家費較少的力進到當地市場,活絡經濟發展。
最先開始的是新加坡,早在 2004 年就開始向全球創業家招手,根據瑞士新創生態系研調機構 StartupBlink 發布的全球新創生態系統指數,排名前三的美國、英國、以色列,則分別從 2001 年、2008 年、2016 年開始。迄今,全球約有 30 國都在實施創業家簽證計畫。
台灣:中央統籌看得見的優化,由書面申請轉為線上遞件
台灣的創業家簽證,是從 2015 年推出,試行期間跟各部會協調、參考民間育成加速器建議。幾經修正優化後,花了約 9 年,直到 2023 年才發展成熟。
- 2015 年,開創期:為落實時任總統馬英九「亞太創新創業中心」的政策目標,行政院在 7 月推出創業家簽證,不需事先成立公司,只要符合法規列出要件,即能以個人或團隊名義申請,由經濟部投審會審查,可獲得一年的居留期。
- 2017 年,檢討期:簽證發行狀況不如預期,原計每年可核發 2,000 位名額,但截至 3 月僅有 42 人申請、34 人通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邀請育成加速業者、經濟部投審會、投資處等召開配套協商會議,育成加速業者認為,最大的痛點在於簽證核發時間長,有個案耗費 4 個月才拿到。除外還有「無單一諮詢窗口」、「不易取得英文資訊」、「檢附文件過於繁瑣」等問題。
- 2023 年,優化期:主導此政策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將作業流程優化,一改書面遞件作法,從 7 月開始全面改為線上申請,在內政部移民署外國專業人才申辦窗口平台即可完成申請、遞件、繳費等程序,也提供英文版,並將居留時間延至兩年。
歷經檢討優化後,台灣「創業家簽證」的運用才開始進入拓展,在中央規劃主導執行的統一窗口下,截至 2023 年 5 月,台灣核發創業家簽證給 608 位來自 49 國的創業家,平均每年核發超過 67 件。
日本:中央下放地方,各地創新創業自己推
日本也和台灣一樣,從 2015 年開始嘗試將簽證寬鬆化,但效果不彰,後來大刀闊斧發展出自己的路線,可分為兩個時期:
- 2015 年:日本新創生態系剛發芽,簽證標準保守。
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日本生態系重要推手,他在 2015 年上任後,放寬外國人在日本開設公司的限制,只要符合 3 大要件:資金達 500 萬日圓(約 100 萬台幣)門檻、雇用 2 名以上的全職員工、開設實體辦公室等,就能申請「商務經理簽證」,沒有學歷及日語能力要求。
然而,新創起初需使用共享辦公室、遠端辦公,或在營運前幾年都無法穩定獲利,三大門檻對創業家稍微嚴苛,再加上日本有語言、文化障礙,入門本就不易,此門檻似乎又將一些有成長可能的新創擋在門外,被日媒批評是讓日本創業緩慢的原因。
- 2018 年後:中央下放權力由地方自訂標準,大幅降低簽證門檻。
日本政府似乎也意識到此政策的缺陷,於是,負責經濟發展的經產省在 2018 年推出「創業家簽證」,讓外國人在日本註冊公司前,就能先落地一年找合作夥伴、研究市場、測試商業可行性。
Deloitte 日本創新投資事業(Deloitte Tohmatsu Venture Support, DTVS)總裁齋藤祐馬(Yuma Saito)從 2010 年就開始協助日本公部門與大商社發展設計創業投資相關策略,對於日本新創生態相當熟稔。他解釋了為什麼此政策會成為日本新創圈發展的關鍵?以及,準備進入日本市場的外國新創要怎麼做好敲門的第一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