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作者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與達龍・阿傑姆奧盧(Daron Acemoglu)合著《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Power and Progress: Our Thousand-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這本書探討技術變革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論述的重點之一,關於技術發展會擴大薪資差距。在當前 AI 逐漸普及的趨勢之下,薪資差距很可能逐步擴大、加劇社會不平等。
另一作者艾瑞克.哈桑(Eric Hazan),是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高級合夥人,以及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理事會(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Council)成員。本文大篇幅採用哈桑等人的報告,該篇報告詳述 AI 和自動化程度如何導致人力需求變化,並帶來薪資分配兩極化的後果。
生成式 AI 吸引了全世界的想像力,因為透過 AI,過往需要高認知能力的工作就可以實現自動化。有了 AI ,許多受過高等教育和經驗豐富的工作者,可能會被演算法取代。當機器不僅能做手搖紡織機工人和汽車工人的工作,還能做編劇、律師、中階管理職、甚至高階管理職的工作時,會發生什麼事?
針對這個問題,一種回應是認為技能不再重要,甚至認為我們應該淡化教育的重要性。另一種回應則相反,認為運用人機互動提高生產力(以及提高所有人收入)的潛力如此巨大,人類應該提高技能水平。我們必須在電腦做不好的一切方面做得更好,包括理解上下文脈絡、跳脫框架思考,以及管理與他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