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從東大實驗室到國際市場:INOPASE 如何以台、日合作創新醫療新局

從東大實驗室到國際市場:INOPASE 如何以台、日合作創新醫療新局

Jun 26, 2024

日本醫療新創 INOPASE 團隊照,右一為 INOPASE 共同創辦人暨 CTO 王彥博。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醫療跟社會福祉息息相關,但該領域的創新,在起步就需大筆資金,也不保證有效,多數研究員多窩在學術高塔。王彥博參與史丹佛大學起源的 Japan Biodesign 計畫,開發日本第一件植入式醫療設備,取得頂尖創投 Incubate Funds 資金。他是如何做到的?海外新創落地日本該注意什麼?

創立於 2021 年,INOPASE 為發源於東京大學的醫療新創,利用神經調節技術,獨創可無線充電的植入式醫療設備,治療兩種慢性神經疾病:癲癇、尿失禁。在剛完成的 pre-seed 輪就獲得日本前五大創投 Incubate Fund 及 Lifetime Ventures 投資。

除了私人創投,INOPASE 也得到日本政府認可,拿下政府為投資醫療研發創新所設的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資助,目前產品已做出 MVP,預計明年到澳洲進行人體實驗


《旭時報》採訪團隊跟 INOPASE 共同創辦人暨 CTO 王彥博在日本橫濱見面,他笑起來靦腆,中文帶著些許口音,這位拿到日本東京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的創業家,其實來自台灣。

INOPASE 共同創辦人暨 CTO 王彥博

現年 28 歲的王彥博,父親是名外交官,從小跟著父親在駐外單位,在南美長大的他,講著一口流利的中、英、西文,取得墨西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位後,因曾到東京大學實習,被指導教授邀請到日本繼續研究神經電池機領域,累積 8 年以上無線電力、閉環刺激開發的經驗。

多年來的學術研究量能,在 2019 年參加史丹佛的培訓計畫時,被引領上創業之路。

史丹佛設計思維:先確定臨床需求再找解方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在 2000 年成立 Biodesign Innovation Fellowship(醫療科技創新創業計畫),被選上的學員要在 10 個月內,使用「先找需求、再開發產品」的方法,找到醫療上實務痛點並開發產品,翻轉傳統「先開發產品、再對應需求」的研究思維。透過史丹佛大學和醫療院所之間的合作,學員到醫療臨床現場觀察需求、找到特定需求後再去開發技術,等於在產品開發初期,就能驗證其商業可行性,最終目標是成立新創公司

對於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醫療產業的創新為當務之急。

2015 年,史丹佛大學與 3 間日本醫療重點大學 — 大阪大學、東京大學、東北大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創立 Japan Biodesign Program,期待培育出有創新思維的醫療人才,以加速日本醫療領域的發展。

王彥博在大學時期曾受朋友之邀,到新創公司協助產品開發,「在那邊兩個月的時間,算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什麼是新創,我很喜歡這種感覺。」2018 年回到台灣後,參加各樣新創活動,如創業小聚、國科會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等,更了解創業生態。

帶著對新創的憧憬,王彥博在 2019 年報名並獲選加入當年的 Japan Biodesign 計畫,與另外 3 位學員組成小組,進到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尋找臨床需求,「我在計畫前期就明確跟組員說:『我是來創業的』,所以在臨床實驗、找尋解方時,我的參與度都非常高,另外 2 位組員是醫生,他們是想多瞭解醫療器材的開發過程,比較是抱著學習心態來參加,沒有真的要創業。」

研究過程,他們觀察到癲癇、尿失禁這類神經疾病,現行治療方式只能減緩症狀,無法達到治療效果,還有很多藥物難以協助的重症患者。

以癲癇患者來說,一發作會喪失意識、手腳僵硬抽搐、眼睛上吊、口吐白沫,甚至有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 ; 而對於尿失禁患者,當情況反覆發生,則會影響到生活品質、衛生、泌尿道感染,最後出現失眠、憂鬱、社交困擾等障礙。

為了尋找效果更好的治療方式,他們大量研究專業期刊論文,發現要真正解決症狀,必須做到「神經修復」,進而發現電療法可刺激神經再生,最後才開發出現在的 MVP,為全球市場第一個有神經回饋功能的無線充電微創神經刺激器

日本找錢容易嗎?最好有資深者坐鎮

對於找資金,王彥博很有心得:「不管是海外或本地團隊,我都會建議想在日本推動醫療創新的新創,一定要找資深的產業人士坐鎮。」

首次創業,王彥博用誠懇的態度,三顧茅廬說服兩位日本醫療領域的資深人士加入 — 杉本宗優(Munemasa Sugimoto)和櫻井公美(Kumi Sakurai),分別擔任執行長及行銷長職位,而他們過去也都是 Japan Biodesign 計畫的學員。

杉本宗優當時 33 歲,為王彥博的同組學員,在大企業高層擔任財務會計,「其實他不太想離開公司去創業,」王彥博坦言。但隨著參與計畫的程度愈來愈深,熟悉大企業階級制的杉本宗優,逐漸體驗到新創自由、主導性高的工作型態,也開始嚮往這樣的職涯模式,最後點頭答應加入 INOPASE 成為執行長,負責外部關係維護、日文協助,也因過去在醫療顧問公司服務,累積了不少業界人脈,在找錢、找人都有資源可用。

另一位關鍵人物櫻井公美(Kumi Sakurai),她曾在世界最大醫療科技公司美商美敦力(Medtronic)擔任高層,後來自己成立醫療孵化器 Premo Partners,在王彥博和杉本宗優兩人積極說服下,同意加入公司並成為股東。櫻井公美的加入,對 INOPASE 具有重要影響,因為其在日本醫療產業累積深厚的人脈與信用,她加入並入股,等於是在告訴業內人士,INOPASE 是一間值得期待且信任的新創公司。在這之後,INOPASE 要敲開日本醫療產業的保守大門,才變得相對容易。

王彥博解釋:「醫療產業很不同,成功做出產品的時間很長,基本上 A、B 輪都還在燒錢,通常要到 C 輪才有營收,而且我們是日本第一家做植入式醫療產品的公司,即便日本人知道我們的市場機會大,還是不太敢貿然投入。」而這個阻礙,在櫻井公美加入後迎刃而解:「因為有她做我們的『門神』,當投資人看到她的名字,就會比較放心來投我們,或我們直接請她去跟投資人解釋,大家就很安心。」

即便有大咖護航,Pre-seed 輪估值不易,如何說服日本投資人?王彥博分享:「我們蠻幸運遇到好的投資人,他們是用可轉換債(Convertible Note)來估算。」他也強調:「日本投資人真的很希望看到日本公司在改變未來,所以不會介意我是台灣人,他們有『From Japan to Global』的概念,特別想投要走國際市場的團隊。

王彥博也談到主動積極的重要性:「他們不投沒關係,但我們會定期跟各企業分享產品進度,以建立長期關係,有些企業看久了,他們真的會主動來詢問。」INOPASE 本來被三菱創投回絕,經過長期的人脈經營,之後果真收到來信要洽談投資。

資金到位、產品到位,INOPASE 尚有最後一道關卡,可說是所有醫療新創的大魔王。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陳信如

陳信如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JR 東日本最大規模開發案,海外新創前進日本的最佳途徑

JR 東日本最大規模開發案,海外新創前進日本的最佳途徑

做創新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學術界多方配合,但資源整合不易。日本最大鐵路公司 JR 東日本,似乎嗅到這麼一點商機,利用交通網絡優勢,在東京打造大規模新創實驗寶地,不僅鋪好鐵路,更直接鋪好海外新創進入日本的入門紅毯。

2024-06-19 16:48:00

日本第一家創投中心,Tokyo Venture Capital Hub 為海外新創開窄門

日本第一家創投中心,Tokyo Venture Capital Hub 為海外新創開窄門

位於東京的麻布台之丘,日本房產大亨森大廈在這個指標性建築中,設立前所未有的創投中心,聚集 70 家日本風險投資大腕,要讓『背負日本未來的人』,也就是創業家在這裡找到希望,其中,也包含海外新創和創投資金加入日本市場的切入先機。

2024-06-13 10:45:00

SusHi Tech 東京躍上全球新創版圖,Startup Island Taiwan 台灣館開張

SusHi Tech 東京躍上全球新創版圖,Startup Island Taiwan 台灣館開張

今年 5 月 SusHi Tech Tokyo 在東京登場,吸引 4,000 家新創與會、超過 4 萬名訪客參與,是日本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新創活動。短短兩天展期,東京都政府投入的資源規模,加上前期長達一個月的延伸活動,都顯示日本在參與國際新創生態的認真和嚴謹。《旭時報》編輯團隊實際到現場,帶來第一手的展場觀察,以及與主辦方東京都政府、勤業眾信,和台灣新創的深度訪談。

2024-06-05 09:00: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