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傳承百年薈萃,凝聚街區能量,博仁堂讓傳統中藥行再現風華

EPISODE#44

旭沙龍

傳承百年薈萃,凝聚街區能量,博仁堂讓傳統中藥行再現風華

Sep 27, 2024 / 46:32

圖片來源|周建文提供

questionquestion

周建文的阿公因戰亂來台,1961 年在台南中西區落腳,創辦中醫診所和藥鋪。面對逐漸凋零的中藥家業,周建文成功轉型為藥膳盅品的專賣店,名列米其林必比登。後又結合祖輩史料打造中醫藥文物館益仁堂,首創中藥市集,凝聚街區能量,傳承家族歷史與中藥文化。

此次與談人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作為中醫世家第六代,周建文從小背的書包就與眾不同,總瀰漫著中藥香。29 歲那年,父親見中藥產業凋零,動念想收起店舖轉租,從事科技業的周建文不捨祖傳家業就此結束,開始亟思尋找轉型的機會,回家接手家業。


  • 中醫強調食補,周建文憶起阿公日日熬煮的廣東粥,便選以「食療」為核心,讓苦澀的中藥搖身一變,成為滋補美食。
  • 中藥鋪變餐廳,起初和父親之間兩代觀念發生不少衝突和碰撞。家中珍藏上百片病人贈送給中醫師阿公的匾額,在周建文眼中,是餐廳裝潢點綴的特色,想要挑幾片來改裝成餐廳裡的餐桌,嚇壞了父親。硬著頭皮裝上後,卻發揮奇佳效果,成了博仁堂獨有的特色。
  • 餐廳的食物,也是兩代琢磨探討的場域。周建文希望減低苦澀的藥味、以符合大眾味蕾,而父親則更重視食補的療效,認為良藥苦口。兩方都不願意妥協,最終,他與父母親三人一起研發,以純天然的甘草、桂枝輔佐,讓餐點散發自然的甜味,也使博仁堂因此榮獲米其林必比登肯定

    圖片來源:博仁堂提供

「走出去」  開創中藥市集與文物館  

不過,振興中藥祖業並不容易,餐廳只是讓營運上軌道的第一步,周建文在接手第三年時遇上瓶頸期,怎麼「走出去」成了他的重要任務。當時,周建文觀察到,台南各式市集發展蓬勃,便邀中藥同業深入社區辦中藥展覽。同時,把家裡六代累積的史料、相關器具匯結成中醫藥的文物館—益仁堂。

  • 「第一年僅有 3 家同業點頭答應」周建文坦言,起初市集計畫屢屢碰壁。結果首場成績很好,如今規模已達 50 家響應 ; 且不侷限藥房,與中藥相關像是佐以花椒、八角的餐飲業皆共襄盛舉。一句「你的攤位可以擺到我們家門口!」周建文知道,鄰里已從排斥轉為力挺。
  • 某年颱風來襲,原本堆放在地下室逾百個匾額毀損了三塊,在整理過程中,周建文才發現,自己家的中醫在台南歷史上,服務過許多重要的人物。許多贈與者是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白崇禧將軍竟曾給阿公治病,這在名人傳記裡看不到」。
  • 於是,周建文將早年切藥、磨藥工具 ; 以及陳年書信都帶進文物館展示,讓人來體驗、遙想當年。周建文說「遇到難治的病,阿公就寫信問在國外的阿祖,」來來回回的家書,成了一部祖傳的中醫藥典。圖片來源:博仁堂提供

未來會如何?

「轉型需要順應時勢與潮流」周建文說,守住本業,也要嘗試開發新商品、與大通路合作。力求創新的心態,即使提供配方know how,他也不怕被取代。

    • 博仁堂與 7-11 聯名合作,製作限定版仙楂洛神飲和冰糖桂花銀耳,夏季解暑又養顏美容,銷量很好。
    • 周建文認為,不要忌諱與同行共好,並要隨時對社會趨勢保持高度敏銳。例如以自身藥膳結合其他藥房的餅乾、麵包,能ㄧ加一大於二,成長速度遠超過閉門造車。圖片來源:博仁堂提供
      究竟他如何讓式微的中藥行轉型成功,又是如何串連街坊,讓醫生街再現風華?讓我們透過博仁堂 負責人周建文,進一步分享他的心路歷程。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聲歷其境

聲歷其境 / 特約合作

製作撰寫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當傳統中藥行面臨消失危機 博仁堂第六代的周建文為何決心改變產業命運? 30 則對談comments 32w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美伶姐,先跟我們先介紹一下博仁堂,您是怎麼認識他們?若從地方創生的角度來看,您怎麼定位博仁堂的角色?中藥房和我們之前找的團隊不太一樣。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其實我之前是從過去臺南市政府的夥伴們的口中聽聞過他們,不過是直到一次臺南團隊的活動上,我才真正認識建文且聽到他們的故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其實中藥的傳承真的非常困難,包含政策和法令,再加上證照的問題,有不同的勢力(中西藥)彼此角力,確實曾經有過危機感很重的階段。我以前在公部門的時候還處理過中藥公會的陳情,因為中藥幾乎已經要消失了,他們希望我協助找尋傳承的可能性。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第一個看到的案例其實是旅庫彰化創辦人小王子的爸爸,他是開中藥舖的。本來爸爸要收掉了,因為沒有人接,可是後來因為小王子將體驗的遊客帶到爸爸的中藥鋪,讓爸爸又能夠做很多的事情,讓更多人認識中藥與人的身體如何產生連結。後來我在嘉義的大林也看到了一間中藥鋪的創新是變成體驗型的場域,我覺得也滿好的。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建文稍微不太一樣的是他增加了餐飲的部份,也就是養生餐。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創意,後來我也到他們家吃了一個很棒的養生餐,我很推薦。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養生餐還進了米其林必比登,我覺得這是大家很難想像的,因為中藥行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並且轉型成功。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想要請建文先分享一下,您是博仁堂第六代,現在是一個幾年的藥店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在臺灣其實才將近 70 年,六代的說法是源自我們的祖譜,每一代都要去抄一本家書,我們才發現已經傳承到第六代。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不是念中藥也不是任何跟醫藥有關的,您是念工程的,對不對?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我是科技的,電腦工程資料相關。我回去接中藥店的時候大概是 29 歲,其實沒有在科技業待很久,主要是因為在阿公仍在世時,我就有考慮接手中藥的部分,不過爸爸媽媽建議我可以先去從事科技業。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事實上,中藥房不像過去那麼容易經營,因此他們希望我先去闖闖看,之後有機會再回來接班。進入科技業到五、六年左右時,爸爸告訴我,他想收店了,想要租給別人收租金,因為他覺得中藥已經要沒落了。但我看到的是外面很多藥房已經在改變,加上我不希望家裡面有很多陌生人進進出出,因此決定回去接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不是相關領域的,怎麼扮演這個角色?您父親學習中醫,至少相對來說有一個 Know-how 在這裡,可是您完全沒有,這一個過程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其實我從小就在家裡面幫忙做中藥,阿公也將很多 Know-how 手把手的教導給我。我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樣,從小我的書包就都是中藥味,我人沒有到,書包的中藥味已經先到了。我身邊的同學沒有人跟我做一樣的事情,我以前覺得自己很特別,我沒辦法擺脫掉這個身份,因為阿公一直在教導我。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對中藥的情感是什麼?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其實我覺得中藥很好玩,A+B+C 會造成不一樣的反應出來,我覺得我是因為慢慢了解它,才產生了興趣。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以前的藥房很好玩,要洗藥、選藥、切藥和煮藥。看似一直做這些重複性的工作,然而因為中藥就像農作物,每一批的貨源不盡相同,如何分辨好壞便是我們的專業。阿公會傳授我們很多技巧,我學習以後才發現這正是藥房的精髓。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藥房經營的機會跟挑戰是什麼?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中藥這個行業的現況?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剛剛美伶姐提到的陳情事件已經告一段落,政府也陸陸續續發執照讓這些繼承者繼續傳承。然而這是一次性的,其實未來仍有更大的挑戰,大家還是必須經過本科的學習,再去考個藥師執照才能順利出來執業,這對目前的中藥房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大多藥房子弟都是在家傳承的。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我對建文很感興趣的是,第一個,你是怎麼起心動念要將中藥舖轉型成餐飲?這一個創新是否跟爸爸媽媽產生衝突?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一個,臺南中西區是舊城區很核心的地方,本來已經慢慢沒落,你是怎麼讓地方的人認同你,並且願意和你一起來重新活化這個地方?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怎麼踏入食療其實很簡單,我的阿公是從廣東來的,他很熱愛煮飯,每天上班都要自己煮一碗道地的廣東粥,這是讓我起心動念的第一步。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第二步要回到爸爸說要結束營業的時候,我當時發現有很多藥房正在轉型,於是試著去學習和揣摩他們的做法。其實長輩都不是很贊同轉型,但我帶他去看好幾間已經轉型的藥房,有些是做茶包,有些是做餐廳,慢慢的他就被我說服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開始去調整作法,當然一定會有衝突,光是要大改造整個店面的裝潢擺設,他就嚇到了,因為我想要把阿公的匾額從牆壁拆下當成客人的桌子。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當時阿公已經離開,因此我是和爸爸一起討論如何把中藥變成食療,讓它變不苦又好吃。我們把所有藥吃過一次,在這當中我們的觀念時常發生碰撞,像是我可能會覺得藥太重,平常人比較不會接受,他則認為中藥沒有煮到一個程度就沒有效果。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一開始是誰當大廚?轉型過程中有哪些挑戰或有趣的地方嗎?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就是爸爸媽媽跟我,每天客人吃的餐是我們三個人煮的。一開始我要做餐的時候,我發現外面的餐飲店會加糖或其他調味料,但爸爸堅持只能用中藥調中藥,他認為餐點的甜不能來自於任何調味料,中藥一定可以去調成好的味道。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成本比較高啊!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對,但是默默你會發現,其實用甘草或是桂枝這種會發出甜味的中藥材,真的會讓味道更自然。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這會不會是您們在米其林必比登能夠名列的其中一個原因?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有想過,我覺得沒有任何調味料,用真的純藥材煮出來的口感真的不一樣。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將經營瓶頸轉換為「走出去」的能量 如何從一場中藥市集促進街坊交流,再現地方活力? 10 則對談comments 32w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在過程中把整個中西區的街區擴大,不是單純只是把藥店變成餐廳而已,您還做了很多整個街區、巷弄的調整,為什麼開始有這樣的想法?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這是個很大的轉變。當時是 2019 年,我們接手到第三年時發現好像遇到瓶頸了,儘管我們轉成餐飲,但我覺得一直這樣做中藥並非是一個好的方法,更好的方式應該是走出去。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改變計畫,因為看到臺南有很多的市集正在發生,我們決定舉辦一場中藥的市集,因此在 2019 年我開始策劃,當然也遇到很多眉角,因為我不知道舉辦市集並不容易。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一開始本來打算去找工會或政府單位合作,然而全部碰壁,接著我去邀請了快 20 家藥房,最終卻只有 3 家藥房來參加。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他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是競爭對手,你卻找我來開市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當初我是說我想辦一個中藥展覽,希望同業一起來創新,讓大家走出來。但是他們覺得這不會賺錢。不過後來 3 家藥房來擺攤以後,其實效果是好的,不論是同業或報名民眾都有學習到新的東西,我也把我們家傳的藥膏和精油一起拿出來分享。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這是我們的起點,後來我發現這真的能夠深入到社區,於是我開始著墨如何去影響旁邊的單位和店家。其實一開始的 3 家中藥房都在我們店附近而已,他們在活動後也感受到行銷效果,有民眾會去找他們買中藥。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第一年的 3 家到第二年的 16 家,再到後來的 50 幾家,我後來決定不要侷限在藥房,只要是中藥相關的都可以出來,像是麵包放花椒也可以,或是餐飲中含有八角也可以。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博仁堂在西門路二段三百巷,這個地方有 7 個診所,宛如一條醫生街,這是當時聚落的樣態。我覺得您舉辦這樣的活動,有點是把地方原本的核心精神或特殊性呈現出來,當時爸爸媽媽或鄰里街區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一開始是反對,因為你會擋到我的路、我的門口,但到後來他們會說:「你攤位可以擺到我們家。」看到有人進來,大家就很開心。小時候廟口會有烤魷魚,我們的診所門口有綠豆湯跟炒米粉,就像是復刻了那個時候,這讓一些街訪鄰居覺得那種熱鬧感又回來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盼保存家族故事與中藥文化 順勢潮流而生的中醫藥文物館如何傳承文化資產? 32 則對談comments 32w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後來把這個東西變成了一個中醫藥的文物館——益仁堂,這是在哪一年做的呢?怎麼會開始做這件事情?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在三年前,因為我想說家裡的東西很多。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他們家有很多阿公、祖父的照片,以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歷史文物、資料,他都保存得非常好,而且每一張照片都可以講故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你去那一個場域,你不只是去果腹而已,不只是一般的吃補或者是養生,其實你還可以去了解臺灣的中藥史或者他們家家族傳承的精髓,你可以去了解這種隱含了文化底蘊的東西。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另外一個,益仁堂裡面也有當時切藥的工具、磨藥的工具,這是可以讓你去體驗、真正了解中藥的。其實慈濟現在也開始研究中藥,不只是科學中藥,而是用真正的中藥去做很多的治療。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中藥是有必須去傳承下來的價值的,益仁堂可以讓大家看到所有的文物和中藥過往的保存方法,我認為就是一個博物館。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博仁堂前身是叫益智堂,最早是由您的阿公周智夫醫師於 1961 年創立,從廣東歷經清代走到現在。其實我很好奇,您為什麼會覺得家裡的這些故事要變成內容,分享給所有的人知道?您的起心動念跟想像是什麼?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一開始就只是來學中藥跟玩中藥,但是我後來發現阿公的故事價值可以去影響到在地很多人。其實他是戰爭的時候來到臺灣落腳,他當時也思考著如何讓中醫、中藥延續下去。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他在 1961 年開店時,找了很多政商好朋友送匾額。其實以前看診完的病患會寫感謝函給醫師,因為阿公總是不多收錢,他只收看診費和藥費,要給他再多的錢都不收,後來他就跟病患說:「你寫一塊匾額給我就好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一直到我們這一代,因為前一陣子有颱風,我們的地下室有淹水,有兩到三塊匾額因此損壞,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應該要好好將匾額保存下來。從那時開始,我去研究阿公留下的匾額價值,發現送他匾額的人都是維基百科上查得到的人物,像是白崇禧將軍或是以前一些在中國共患難過的夥伴,他們來到臺灣以後都還有再送阿公匾額或圖畫。我盡可能的把他們全部保存下來,因為這些東西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們家有幾塊這樣的匾額?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大概超過 100 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白將軍去找您阿公看病,這是我們在他個人的傳記看不到的。您們家有非常多的書信,內容大概會是什麼呢?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這些書信中是阿公跟阿祖分享他們的生活故事。我的阿祖也是醫生,他當時在美國,因為戰亂的時候家裡不能留男丁。阿公告訴我:「留男丁的話,那個房子就會充公給共產黨。」因此阿祖去了美國,阿公來到臺灣。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其實這些書信不只分享生活,還有一些醫藥上的分享。可能阿公在台灣遇到一些很難治療的病,那他就會寫信給阿祖,問他要怎麼處理,阿祖就會開始分享。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可能在分享了第一次之後,阿祖便開始把他所有的經驗全部寫在厚厚的一疊信裡面,讓阿公去學習這些藥可以怎麼用於治療。其實有些會讓人很意外,像我後來才發現臺南有菱殼炭,但其實清朝時期就在用菱殼炭當中藥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菱殼炭本身是個中藥?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對,像糖尿病的治療也會用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很多日常生活的東西,我們並不知道它是藥材。像紅珊瑚也是,現在比較少能夠採用,但是它以前是在顧心臟。不過以前也會有一些比較噁心的,像是用蝙蝠便便或人中白來當藥材。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如果把阿祖跟阿公的家書整理起來,就會有一種藥典的感覺,而且是一對中醫父子在做一個學術性、臨床上面的探討,您們有在做這件事嗎?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我自己有在研究他們的內容,包含信中其實有寫到「廣東老家走幾步後的第幾顆樹有什麼藥材」。這些他們都寫得很清楚,這當然是一個典範。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很好玩的是他們以前還會寫中藥詩,阿公跟阿祖會互相研討。像是女生調經會喝四物湯,他們兩個人便把治療的方式串成了一首詩,這是他們父子之間的情意交流。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的父親跟阿公是怎麼樣傳承這些經驗的?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因為阿公後來有開藥廠,阿公開藥廠的時候也是帶爸爸一起學習如何製造中藥。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開藥廠跟開中藥行的差別是什麼?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中藥行是一般零售,可能頂多做到批發,但藥廠會有需要檢驗 GMP這些部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在打造博物館的過程裡面,怎麼決定什麼東西要放進來,您會思考是誰會來看嗎?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從一開始要轉型的時候,我便認為這些事情要順應時勢與潮流,因為我看到了阿公跟阿祖的精神,他們兩個一直在追求時事,比如現在的時間流行什麼樣的藥材或是醫療,他們就會去鋪陳自己去達到那個階段。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他們的家書裡面都有一些生活的事情,他們兩個會探討一些事,我是從這邊有所發現。這可能連我的父親都沒看過這些信,因為他對那些比較沒有興趣,但是我剛好翻到以後,其實我覺得他們的想法是很創新的,甚至到現在我們還是可以繼續沿用。因為你如果順應潮流,那機會就來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認為今天做了一個文物館,不管誰會來看,但是有興趣的人一定會來,第一點是這樣;第二是我們在餐廳會有一些宣傳,那有看到的人也都會來。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在我們那一區,你只要問附近的居民說:「你聽過周智夫嗎?」年長的前輩們都知道,我覺得阿公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我想把這個影響力保留下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益仁堂除了您們家的老照片以外,也放了很多的製藥工具,不過我知道您也放了一個銅人,為什麼要放這樣的一個銅人?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我覺得中藥產業是很式微的產業,我們需要去吸引大家的眼睛。今天大家走過去,第一眼便會被這一尊銅人吸引。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這是一個行銷方式,就像你一般進去博物館,你會發現一定有個很大的東西去吸引著你,讓你會走進去,我就是用這種想法來帶動人潮走進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轉換 Know-how 找到與 7-11 合作的最佳方式 未來願景是帶動其他藥房一起上通路? 29 則對談comments 32w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現在跟 7-11 有合作的案子,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我們和 7-11 的合作方式比較簡單,我們用我們的配方去跟他們談分潤。當然我們會有投資者心態,覺得投資越多,收穫就會更多。但以地方創生團隊來說,當大家的能力可能比較不足的時候,我覺得可以用像是權利金或是聯名費用先賺取這一些小小的利潤,去換取你的知名度擴增。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合作方面,我們現在有推出的是仙楂洛梅飲和冰糖桂花銀耳。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大家如果有逛到,應該有看到上面寫的是 7-11 限定版本。以剛剛您的分享,其實這個配方是由博仁堂這邊提供的,這個合作怎麼開始的?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從辦活動開始的。我辦了一個中藥藝術生活節,辦完之後開始有一些大型的公司會來找我們。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這是在您們街區那邊舉辦嗎?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我們會在街區附近輪著辦。因為以前臺南故事很多,我想讓每個地方都可以發生。那時候辦完活動,他們來找我們詢問有沒有推薦的方式可以合作。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是 7-11 自己找您們。謝健南謝老大(全聯實業前副董事長)曾說,地方創生團隊要跟大通路合作時,需要去思考怎麼去滿足他們所需要的量,這其實是滿困難的事情。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您選的方式是提供配方,但這個事情會不會很容易被別人取代?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除了你的本業要守得住以外,像我每年都在開發很多新的產品出來,我覺得你如果一直在創新和改變,並且順應時勢潮流,其實我覺得不用擔心被複製。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可是創新的本質是什麼?每個人都會覺得要創新,可是真的要把創新落實不是太容易的事,您怎麼讓這個創新的落實是可以一直往下走的?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不要去忌諱同行,有時候其實每個中藥房都是一個很好的寶藏,互相聯合起來,互相串連起來,我覺得這會有更多的火花出現。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比如說,今天我們是做藥膳的,可能另外一間藥房做餅乾、麵包很厲害,那我們可以做個合作,像是我可以購買你的產品,也可以幫你宣傳。我覺得要用串聯的方式去做,而不只是自己一個人一直往下生根,再自己創新,這樣的速度會很慢,也不容易被看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美伶姐,您看到博仁堂他們在中藥行業的翻轉跟創新,我覺得那看起來就是您一直在強調的共好,大家連結在一起的這件事情是核心嗎?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中藥就是很老,那怎麼樣用新的思維去翻轉這個很老的產業,我覺得建文一再強調要跟著潮流走,這件事情是你對社會的趨勢要有高度的敏感性。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在他做藥膳食補餐時,我就在想有沒有辦法變成冷凍的方式,可以送到通路去販賣,因此我建議建文去上謝老大的課,因為我已經看到他下一步是要把量衝大,讓銷路更走出去。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很感謝謝老大還特別跑到你們家行動教學,謝老大後來也跟我分享 7-11 跟你們的合作模式,他認為這就是對的模式。因為你跟大型的通路合作的時候,以你的財力或你自己的資本規模,不可能做出大量的產品販賣,但是你有 Know-how,大眾對於夏天的飲料有需求,也希望有新的口味。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如果中藥的飲料能夠讓大家在夏天喝了覺得解暑,或是女性覺得這可能會滋潤膚況等等,並且口感又不錯的時候,大家就會喜歡這個產品,就有機會讓量變大。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知道的是現在賣得非常好,量衝得非常大。因此我們要知道自己的 Know-how 如何轉換,找到和大型通路商合作的最好模式,這是謝老大教給大家的。每一個人的行業都不太一樣,透過大師的指導或大師給的 idea ,其實後面就可以做得比較順一點。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認為建文有很好的本質,他自己知道要趕快去做調整,一定要跟時代的趨勢做結合,不要讓所謂的老東西一直老下去。事實上每一個老東西都有機會用新的面貌跟大家認識、見面,所以他可以保留文物館,也可以整理祖先所留下來的所有文物,這是文化資產需要去保留的一塊。但是為了要維生,他也要讓這樣的產業有一個新的面貌出來,所以他開始做產品的改造。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認為博仁堂或者說建文確實是一個科技人,他在這個時候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建文,您之前有想過自己供貨,自己做飲料的可能嗎?畢竟您們家曾經做過藥廠。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有,其實之前有想過自己供貨,但是後來發現如果斷貨怎麼辦?如果忽然間廠商供應不上來,那我會有責任問題。事實上,剛好謝老大的建議也是不要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節目最後,我想要請您跟我們分享接下來的計畫會是什麼呢?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接下來的話,我在地方這一塊想要做的事是讓每個店家或是加入我們團隊裡面的店家可以一起成長,包含我們現在也開始帶動其他藥房一起上通路,我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上通路。其實我們只要有一個好的計畫,只要是有故事的,都有機會一起可以往上走。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美伶姐,對於博仁堂或是建文他們在做的事情,您有什麼期待?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我認為他們家那些照片很有價值,很值得一去再去,每一次去吃飯去接收一點知識,所以我下次去臺南的時候,我一定要到他們家去看一下。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今天聽到我們節目的朋友,如果想要去看那些老照片或者是去看 100 個匾額,他們要如何找到您們呢?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周建文

周建文

博仁堂 負責人

在 Google 或是網路上打博仁堂就可以了。

32w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來自豆菜庄的綠色奇蹟,宏昇芽菜透過智慧農業與冷鏈成為全國供應商

來自豆菜庄的綠色奇蹟,宏昇芽菜透過智慧農業與冷鏈成為全國供應商

創立於 1950 年代的宏昇芽菜,誕生於種植豆芽菜的發源地-「豆菜庄」。在全盛時期,當地有一百多戶以種植豆芽菜、賣豆芽菜維生。而身為豆芽菜廠的第三代的洪正欣,原先在外商公司工作,因不忍家鄉芽菜產業逐漸沒落,決定返鄉翻轉大眾對芽菜的印象。他引進友善環境的有機農法,拒絕農藥與化肥,將最新鮮健康的美味豆芽菜直送餐桌,成功讓家族企業成為全台前兩大有機豆芽菜廠,增添豆芽菜的經濟價值。

August 16 2024

成為茶的子女,女兒不懂茶永遠謙卑的經營心法

成為茶的子女,女兒不懂茶永遠謙卑的經營心法

林廷瑀吸取父親數十年製茶經驗,結合自身藝術思維,透過自媒體經營和打造舒適的喝茶空間,將茶文化引向年輕市場,帶動臺灣茶的新風潮。

January 05 2024

台鐵老倉庫變身苗栗文創地標,「中山168」成為旅人們在竹南站下車的理由

台鐵老倉庫變身苗栗文創地標,「中山168」成為旅人們在竹南站下車的理由

座落於竹南火車站附近的「中山168」,是由頭份本地人徐嘉明、協同妻子莊雅婷 (Tina) 共同打造的文創基地。當年徐嘉明返鄉創業,思考怎麼傳承父親一生心血的鐘錶專業。他結合自身空間設計背景,重新翻修逾 60 年歷史的台鐵舊倉庫,結合空間、時間的元素創立品牌—「 1 多點」;意即客家話「幾點鐘了?」老倉庫翻新的鐘錶店,為旅人醞釀時間與老建物共創的溫度,如家的溫暖,吸引更多年輕力量,豐富竹南火車站的新樣貌。

August 30 2024

時間標記 Timestamp

00:00 Intro

01:13 中藥傳承困難,周建文為何選擇接手家業?

07:41 目前中藥產業的挑戰是?轉型成餐飲的起心動念

15:44 當經營遇到瓶頸,舉辦市集意外成凝聚街區的起點

19:59 透過阿公與阿祖的書信往來,如何看見中藥傳承的價值?

29:22 順應潮流打造「益仁堂」,盼吸引更多民眾認識中藥文化

32:12 不把供貨責任攬身上,小商家如何與 7-11 合作?

42:25 分享未來計畫:期待帶動其他藥房一起上通路

EPEPISODE #44旭沙龍-張育寧時間傳承百年薈萃,凝聚街區能量,博仁堂讓傳統中藥行再現風華

視頻播放器 正在載入。
載入完畢: 0.00%
剩餘時間 0:00
EP #44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