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事?
在消費性電子市場,台灣有沒有能力自己經營品牌、直面國際市場消費者?這是上個世紀台灣 PC 代工時代就困擾產業的問題。進入 IOT 物聯網時代,這個問題從困擾變成全新機會。
- Acer、HTC 分別在 PC 和智慧型手機兩個領域,嘗試從代工走向品牌經營,過程中遭遇的艱辛困境,讓其他大廠不敢輕易跟進。
- 過去 10 年從上雲端再回到地端,台灣漸漸走出新的路徑;PC 經驗讓台灣成為全球大型伺服器主機的強者,同時間一群受過軟硬體整合訓練的產業創新菁英則走向 IOT 消費市場突圍。
- 以「舊手機」為服務場域,阿福管家選擇從「純軟體服務」做為進入 IOT 全球市場的第一步,宋志倖從過去的失敗淬鍊出的殘酷事實:「做硬體對台灣人不難,難的是要怎麼賣出去,尤其是你如果要賣到很多國家去,這些都非常曠日廢時」。
- 於是,阿福管家決定以監控 App 純軟體服務「駭進」用戶廢棄不用的舊手機,不賣硬體先把用戶數養到破千萬,培養超過千萬消費者規模的專屬硬體市場基礎。
為什麼重要?
6 年來以「舊手機借屍還魂」的方式,不用賣硬體、不砸錢做品牌操作,運用 SEO 等方式在 App Store 中培養出 4,000 萬全球 IOT 活躍用戶,阿福管家走出一條不同的國際市場經營模式。
- 軟硬整合實戰人才:要符合遍佈在全球跨品牌機種、跨十年版本的各式舊手機,還只能透過 App 軟體驅動手機達到安全監控運作,阿福管家超過 30 人的研發工程師團隊累積精實的實戰經驗。
- UIUX 專業團隊:不靠砸品牌廣告預算作為行銷主軸,要在台灣經營全球軟體消費市場,讓跨語言、文化的用戶一打開阿福管家 App 靠直覺就能成功操作,UIUX 的標準必須要求到最高等級。
- 具數據力的國際市場 Insight:4000 萬來自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全球用戶使用數據,是阿福管家最重要的市場資產,也是阿福走向全球破億用戶里程碑的關鍵助力。
明年,除了持續向一億用戶規模快速擴張外,阿福管家將推出自家設計的監控硬體設備,鎖定目前已經付費的用戶為目標市場;這一次,他們的硬體銷售不是從零開始,而是一個超過台灣人口總數的龐大國際市場。走向國際,宋志倖另闢蹊徑走出低資本操作、高成長潛力的新做法,這個路徑未來可能怎麼展開?請見《旭沙龍》精彩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