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ESG 基金是不是「漂綠」產品?

ESG 基金是不是「漂綠」產品?

Mar 01, 2022

台灣 ESG 基金市場規模,在 2020 就飆近 30 億美元,年增率全亞洲第一;在 2021,全球平均一天,就有兩支 ESG 基金誕生。但國際評論認為,所謂「有道德的投資」看似⽐以往容易,但有沒有「真的在經營永續力」,似乎⽐過往更難得知了......

# 被漂綠的金融體制?# ESG 基金充斥石油公司# 你是投資「美好世界」還是「跟風買名牌」?

盧以玹

盧以玹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圖片來源 - unsplash

questionquestion

此次與談人

陳方隅

陳方隅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游日傑

游日傑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

王業立

王業立

台大政治系教授

金管會

金管會

證券期貨局

吳道揆

吳道揆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暨執行長/《影響⼒投資》作者/AAMA 台北搖籃計劃導師

張宏陸

張宏陸

新北市第六選舉區立法委員

發生什麼事?

疫情促使 ESG 領域蓬勃發展,但這看似美好的潮流,卻引起廣泛質疑。華爾街近年開始把「投資美好世界」的需求獨⽴出來,建造許多 ESG ⾦融商品, 但其中潛藏「⾏銷標籤」。(旭時報

  • 在全球疫情開始⼀整年後(截⾄ 2021 ⼀⽉),⼤企業⾼層對「接納永續⼒」的態度依舊保守,僅 38% 高層認為 ESG 議題會在財務面影響企業。(哈佛商業評論
  • ⾦融機構持有⼤量排碳公司的股權,但只有少部分的資⾦管理⽅式,有納⼊ ESG 考量。世界前 20 ⼤ ESG 基⾦的組成裡, 總共有 17 家⽯油燃料商。(經濟學人
  •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 前永續投資⻑ Tariq Fancy 指出ESG 只是讓理財專員賣出「費⽤更⾼的產品」, 本質上華爾街是在「漂綠」整個⾦融體制。


懷疑論者怎麼看?

⽤投資的⽅式做 ESG,陷阱重重。投資者會願意花⾼價買「綠色產品」,企業還能以更低的利息,來發⾏基⾦、募資債券。(彭博社

  • BlackRock 的 ESG 基⾦,因評選⽅式以「挑產業裡表現較佳者」,甚至還能看見組成包含石油巨擘。這讓民眾用錯誤解⽅面對永續議題。(華爾街日報
  • 世界最⼤ ESG 評級機構 MSCI 的總裁 Henry Fernandez 坦承,做出 ESG 基⾦,是為「防⽌政府、和社會主義思想等外部性,介⼊資本市場」。他是第⼀位,因 ESG 成為的億萬富翁,⾝價等同蘋果執⾏⻑ Tim Cook 等級。(CNBC

什麼是 MSCI 評級?

MSCI ESG 評級分為 AAA、AA、A、BBB、BB、B、CCC 這七種等級。其中把 AAA、AA 分類為公司永續的「領導者」(Leader);A、BBB、BB 為「普通級」(Average);B、CCC 則為「落後者」 (Laggard)。

MSCI


難題是什麼?

資深投顧 Robert Zevin 指,最早因反戰等訴求⽽有「投資美好社會」的和平理性運動,如今被「⾏銷化」的現象,是整個資本市場的特性——找到⼀個好點⼦,就把它重新包裝,變成可以量產的商品。

  • 對理財專員來說,並不是投資「環境友善」標籤即可,⾸要任務是幫客⼾賺錢。⾦融時報
  • 「企業」已經好幾個世紀以來,都被設計成獲利導向、照顧股東權益的機構,突然要⼤⼩公司都開始顧及「整個世界」,恐怕不會讓本來的商業模式繼續成功。(⾦融時報


未來會如何?

CDP 影響⼒⻑ Nicolette Bartlett 指,企業越來越難「漂綠」⾃⼰, 因法規會跟進、投資者意識越進步,要求企業揭露的也越多。

  • 英國法律界已開始要求政府⽴法,監管 ESG 產品。同時美國、瑞⼠、紐西蘭等政府也有動作。但除了監管,更重要的是給予獎勵機制,不然任何新規範,容易讓企業「大者恆大」。(經濟學⼈
  • 2021 五⽉,美國⼀間對衝基⾦公司,史無前例的開始「股東起義」,拔除三名全美最⼤⽯油公司 Exxon Mobil 的⾼層,換成更關⼼環境的⼈選。(⼤西洋
  • 擁有超過 50 兆資⾦的國際投資聯盟「氣候⾏動 100+」已要求⼤企業在 ESG 議題上要做三件事:設定減碳⽬標、揭露氣候相關⾵險、改進相關⾵險管理辦法。經濟學⼈
  • ESG 基⾦經理⼈也開始「多⽅求證」, 例如⾃⼰洽詢第三⽅資料驗證, 才會幫客⼾投資。(⾦融時報經濟學⼈

到底還能怎麼投資永續?台灣當前的 ESG 基金,又用什麼基準做依據?市場有什麼「防漂綠」機制?一起來聽影響力投資協會執行長、國泰 ESG 基金經理人和金管會,從產、官、研三方出發分享。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這種「為善」的投資,會不會出現「漂白」、「漂綠」的情形?尤其在 ESG 基金領域? 1 則對談comments 2y
吳道揆

吳道揆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暨執行長/《影響⼒投資》作者/AAMA 台北搖籃計劃導師

「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其實不只會出現在 ESG 投資,包括影響力投資領域裡,也會有這個問題,也不只在一個國家,全球各地都會有這種問題。2020 的時候,歐盟出現一個永續分類標準(taxonomy),另外也有 SFDR 法規,諸如這類的做法,的確可以防堵一些漂綠的問題。在台灣,金管會也有在努力,開始推出一些東西,譬如他們前陣子才找中華經濟研究院,討論要制定「台版的 taxonomy」。

以影響力投資來說,就是要追求「雙底線」,一個底線是本來的「投資報酬」,另一個就是「影響力」的底線,這就跟其它一般的投資不同了。在影響力這塊,從衡量、管理、報告、到最後「找第三方驗證」,這一系列的工作,其實都有工具可用、有系統可依循,譬如衡量領域,就有一百多種指標、原則等,那也是因為影響力本來就是千變萬化,也很難大一統。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投怎麼樣的 ESG 基金,才能算投到一間好企業、一份好專案? 2 則對談comments 2y
吳道揆

吳道揆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暨執行長/《影響⼒投資》作者/AAMA 台北搖籃計劃導師

以 ESG 基金「要如何麼能符合影響力投資」來說,除了可以看它有沒有符合 Global Impact Invest Network(GIIN)底下的一些大原則外,可以從五個步驟來看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impact theory」,來闡述看到的問題是什麼、它的邏輯、運作系統是什麼、哪裡是需要被扭轉、被解決的關鍵,有了這樣的系統,並能解釋投資跑到哪裡去,且資源會誘發什麼事、對誰產生影響,才是一個完整的 impact theory。第二,需要一個「測量方法」。簡單來說...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坊間有一派是把影響力的大小「貨幣化」,另一派僅是把它「數量化」。那如果要做一支基金,這兩者,至少需要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許多國際媒體質疑 ESG 基金。想知道國泰之於「電子產業中獲得報酬」及「創造永續力影響力」怎麼做權衡? 2 則對談comments 2y
游日傑

游日傑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

從 Environment 的減碳程度來看,在基金規模同樣以 100 億台幣進行計算下,我們 00878 這支投資組合,每年碳排放總噸數為 18,936 噸,碳密度(每單位營收,所產出的碳排)為 130.6 ;而台灣市場上,其它那些「非 ESG,同質高股息 ETF 投資組合」裡,每年碳排放總噸數為 72,722 噸,碳密度為 389.0。

這代表,在同樣的基金投資規模下,00878 的投資組合,較傳統同類商品更友善環境,且較市場上其它同質產品,在碳排放總噸數下降了 73.9 %;在碳密度上下降了 66.5 %,帶來明顯進步...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ESG 作為,不應被視為「成本」而應是「投資」,以 ESG 其中重要的一塊「淨零轉型」來看,這不僅僅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請問國泰的 ESG 基金組合,是完全依據 MSCI 報告做篩選嗎?還是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心法、著重產業呢? 2 則對談comments 2y
游日傑

游日傑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

根據晨星資料顯示,全球永續型基金資金持續流入,截至 2021 年第 4 季,全球永續型基金資產規模達 2.7 兆美元創新高,加上全球永續政策持續推動下,ESG 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長期投資趨勢,國泰投信希望能發揮資產管理公司核心能力,將永續投資理念引入國內並產品化,力挺重視環境友善、經營治理與社會共榮的優質企業。

而我們也觀察到,原國內 ESG 永續相關投資商品的數量及規模並不大,故希望透過創新的商品設計,讓永續概念更容易被投資人看到,因此在台灣投資人偏好的高股息題材上,加上 ESG 評級,設計出永續高股息 ETF,而國泰永續高股息 ETF(00878)是追蹤「MSCI 臺灣 ESG 永續高股息精選 30 指數」,(簡稱:MSCI 臺灣永續高股息指數),該指數攜手國際權威指數編纂公司 MSCI,打造「台版永續指數」,篩選出 MSCI ESG 國際評級「BB」級(含)以上的台灣企業,再依股息殖利率排序取 Top 30 檔,進行投資。

MSCI ESG評級一共有 35 項關鍵議題,會根據該公司所屬產業,找出最重要的幾項 ESG 關鍵議題,並非排除特定產業。且我們認為 ESG 是...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各行各業都應該要努力的方向,就算產業屬性較容易出現 ESG 爭議(如碳排放量高)的產業公司,也應該去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那 00878 這支 ESG 基金,在最初的組成,是怎麼做篩選的呢?有經歷團隊辯論「該選績效好的、還是永續力高的公司」的過程嗎? 1 則對談comments 2y
游日傑

游日傑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

因為前幾年國泰投信觀察到,國內永續的相關投資商品的數量及規模並不大,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創新的商品設計,讓永續的概念更容易被投資人看到,並了解接受。故在產品設計時,思考結合環境永續概念,並加上台灣投資人相對偏好的「高股息內涵」,讓更多投資人可以開始接觸,並關注永續投資的理念。

國泰投信為台灣最大資產管理公司,因此也希望與全球的 ESG 權威機構合作,推出相關 ETF,以最新資料來看,目前全球前 10 大 ESG 主題的 ETF,皆是追蹤 MSCI 所編製之指數。

能夠列入我們投資名單的公司,首先就要是 MSCI 中 ESG 評級「BB」以上的「領導者」的層級,這時大概會有五、六十間公司入選,後面第二關,才會去看,哪些公司殖利率較高,來選前三十家。所以不太會有「一派人非常看好一間公司前景,但不確定有沒有永續力」的爭論情形。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用「投資」真的可以做影響力嗎?怎麼做? 2 則對談comments 2y
吳道揆

吳道揆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共同創辦⼈暨執行長/《影響⼒投資》作者/AAMA 台北搖籃計劃導師

很多時候我演講完,聽眾也會問說「那我現在要做影響力的話,怎麼做」?我會開玩笑的說,要不要明天到印度去開學校、或到非洲開醫院呢?顯然這類事情,不是你、我、一般人一下就辦得到的,我們一般人,最希望的是能夠直接用我們手上的資源,投資一些有影響力的公司,像是一些上市公司,不然突然要每個民眾都去參加 venture capital(創投)其實也有困難。那目前台灣有 ESG 基金,但還沒有「影響力基金」(要投資影響力基金的話,國外比就多,例如環境、教育、社會住宅等議題,甚至指數 ETF 等領域都有)。

其實我們協會做的「影響力投資」,跟「ESG 投資」略有不同。我用一個「ABC 法則」來解釋——首先是 Avoid harm,也就是不危害、不作惡,一種 exclusion(排除法)的投資,主要是依據一些基本價值觀,來選擇「不投資」一些企業,這也是最早的「責任投資」。第二點是 Benefit to stakeholders......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旨在「友善、公平、透明」,包括友善地球環境,且對供應鏈、顧客、股東等角色都公平,以及自身揭露的透明度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作為台灣領頭銀行,國泰要怎麼用投信做產業永續力? 2 則對談comments 2y
游日傑

游日傑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

我們認為,金融業扮演資本市場資源分配角色,利用金融業的影響力,去推動台灣產業的永續發展,可以創造投資人、產業及社會三贏。因此國泰積極議合被投資企業,在證交所去年所發布的「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較佳實務遵循名單」中,國內入選的五名裡,國泰就占了三名。

2020 年至今我們所推出的「國泰永續高股息 ETF」(00878),已創下了台股 ETF 多項紀錄,也顯示市場對於 ESG 的熱度不斷提升。其實「ESG永續理念」受到全球投資界青睞,台灣也不例外,例如...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國內勞動基金,今年第一季委任投資案,即鎖定 ESG 標的,而勞退基金絕對報酬委任案,也同樣是鎖定台灣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許多國際媒體指,ESG 金融產品有「漂綠」之嫌,對此能如何監管? 1 則對談comments 2y
金管會

金管會

證券期貨局

境外基金在我國募集銷售,須由總代理人檢附書件,事先申請送「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審查,並轉報本會核准,本會將就境外基金申請事項,進行審查,如係以 ESG 為主題之境外基金,本會審核投資人須知等書件,要求公司應清楚揭露以下 8 個重點投資目標與衡量標準、投資策略與方法、投資比例配置、參考績效指標、排除政策、風險警語、盡職治理參與情形、定期揭露事項等。

在投資比例配置方面,要求新引進境外基金,持有「符合 ESG 投資策略」之標的,占基金淨資產價值至少達 70 %以上,並請總代理人說明,境外基金管理機構採用何種檢核標準、與內部控制,確保不會對環境或其它永續目標有不利影響。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國際報導中看到,多國開始監管 ESG 產品。台灣在這方面,接下來有什麼類似規劃呢? 1 則對談comments 2y
金管會

金管會

證券期貨局

為使 ESG 相關主題投信基金,能有一致性資訊揭露格式,本會於去年 7 月 2 日,有發布〈ESG 相關主題投信基金之資訊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另考量境內外基金監理之一致性,本會於今年 1 月 11 日,發布了〈ESG 相關主題之境外基金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之令〉。為使投資人,可明確區分 ESG 相關主題基金,與其它基金差異,已請集保公司(註: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於現行境內基金資訊觀測站、及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網站,新增「環境、社會及治理基金列表專區」。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ESG 狂潮捲走了誰的良知?

ESG 狂潮捲走了誰的良知?

依據 Tariq Fancy 爆料內幕的 9 點分析

金融時報

「做 ESG」到底是在做什麼?評分為什麼百百種?

「做 ESG」到底是在做什麼?評分為什麼百百種?

ESG 議題從年初開始,就在台灣快速延燒,不只跨國公司在做,中小企業為了接訂單,也在加緊腳步。《經濟學人》指,2021 平均一天就有兩支 ESG 基金誕生,儼如 ESG 戰國時代。但「做 ESG」到底是什麼意思?

December 01 2021

難道「賺錢」跟「社會責任」只能二選一嗎?

難道「賺錢」跟「社會責任」只能二選一嗎?

ESG 狂潮來襲,股東和客戶們紛紛站起來要求公司「不只要會賺錢」。到底企業該如何打這場「生存與道德兼備」的新戰役?

經濟學人

ESG 只是一場行銷軍備戰嗎?

ESG 只是一場行銷軍備戰嗎?

在疫情狂潮下,ESG 相關領域的市場資金,飆破 35 兆美元,但究竟拿到 ESG 資源的企業,真的有「拿去做永續」嗎?還是會以「買一片森林、種一千棵樹」等買廣告的手段來做?

February 08 2022

為什麼一些 ESG 評級並非表面上那麼「體面」

為什麼一些 ESG 評級並非表面上那麼「體面」

世界最大 ESG 評級企業 MSCI 的背後祕辛...

彭博社

什麼是 ESG 基金?為什麼它備受審查?

什麼是 ESG 基金?為什麼它備受審查?

ESG 基金等相關產品市值屢屢飆升,但為什麼,各國當局開始大動作審查這些金融產品呢?

華爾街日報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