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氣候變化的主因來自於過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但是造成暖化效應的並非只有二氧化碳,要拉近與淨零碳排的距離,減排「甲烷」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
- 甲烷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近1/5,相比二氧化碳,其實甲烷鎖著更多的熱能,在大氣中吸收熱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以上,具有相當的破壞力。(EPA)
- 但是甲烷停留在大氣中的時間約 10 年,二氧化碳卻長達 100 多年,這也是為何即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比甲烷多 200 倍,各國將減排焦點轉移至甲烷上,不僅可達成的速度較快、效果也更顯著。(UNEP)
- 根據全球甲烷評估報告表示,在這十年中,人為造成的甲烷排放量最多可減少 45%,到了 2045 年將可避免全球變暖近 0.3°C,符合了《巴黎氣候協定》中,期望全球氣溫上升限制能控制在 1.5°C 內的目標。
怎麼計算吃下多少碳足跡?
甲烷的人為排放很大部分來自畜牧業,從生物本身的消化氣體外,到屠宰、加工、運送的過程,我們吃的食物佔了全球溫室氣體約 14.5 - 16.5%,約與全球交通造成的溫室氣體不相上下。一頓晚餐到底耗費了多少能量?也許該好好計算碳足跡。(國際人道協會)
-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需要將每餐的碳足跡降至 0.5 公斤或更少,才能將升溫限制在 1.5°C 以內。在全球低碳飲食風潮下,提倡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但你有注意過食品包裝上面的「碳標籤」嗎?碳標籤的呈現方式可分為以下兩種:
- 雖然碳標籤有助於消費者計算碳足跡,但若要紀錄每道菜餚裡中各種食材的碳足跡,非常複雜、耗時,多數人不願這麼做。
從生產面,台灣怎麼做?
在台灣「食物碳足跡的計算」仍屬初期規劃階段,還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目前農業的重心會放在,透過生產端植物的自然循環達到「碳中和」。
- 第一步必須先釐清食農系統的各種釋放,如:「農藥化肥的製作會產生二氧化碳、氧化氮、甲烷」、「水稻的生產會產生甲烷」等等,了解問題所在之處,才能分別找出對應的減碳、匯碳方式。(詳見文末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仁華訪談)
- 減少農產品產生碳足跡的方式主要有「減碳、固碳、土壤碳匯」。(詳見文末 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訪談)
未來會如何?
大家都知道搭捷運可以減少廢氣排放,少吃肉可以減少甲烷產生,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會挑選有碳標籤認證過的商品呢?要讓一般大眾對於「氣候危機的意識」與「飲食習慣」產生連結是目前最大的難題。
- 根據英國數據分析公司 Kantar 調查顯示,儘管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氣候變化已經嚴重的對地球以及生活構成威脅,但只有 18% 的受訪者願意減少購買肉類,原因在於這些碳數字離我們太遙遠,從價格、心情、飢餓程度,甚至是與你一起吃飯的人,都有可能影響人們選擇食物的決策。(TIME)
- 提高飲食素養需要透過食農教育法進行全民教育,說明重視碳足跡的重要性,並倡導「淨零新生活」,才能達成食農系統的轉型,進而將減碳的觀念擴充到食、衣、住、行、育、樂。(詳見文末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仁華訪談)
對碳中和的期待會影響農民原本的作物模式嗎?台灣在推動時,最大難題為何?請看《旭時報》與產業、研究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