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企業的 ESG 績效,已是全球資本市場的焦點。國際間不乏對「E」環境議題、「S」社會議題的具體評鑑框架與實踐做法,如節能減碳、企業社會責任等。但 ESG 方程式中的「G」公司治理為何?為何重要?
- Twitter 前資安主管 Peiter Zatko 在今年八月,指控 Twitter 高層對於財務的考量凌駕於資安,忽略用戶安全,幾乎所有員工都有系統權限接觸到個資,公司卻沒確實的管理與追蹤機制,甚至無法應付關鍵的國家安全風險。(The Washington Post)
- Peiter Zatko 的指控,無疑是給了 Twitter 在 ESG 實踐的兩記重拳。在 S 社會責任上,Twitter 將利潤置於人之上;在 G 公司治理上,Twitter 董事會並不了解正在發生的事件,還有其他溝通失效的情況。(Axios)
- 地緣政治的風險,也突顯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俄烏戰爭爆發後不久,烏克蘭前財政部長 Natalie Jaresko 即撰文指出,企業高調宣揚 ESG 的優點,但面對戰爭涉及一連串社會和治理的違規行為時,並非所有執行長都有勇氣採取符合其 ESG 政策的行動。選擇保持沉默的企業,只有在不損害獲利的情況下,才會制定大膽的 ESG 政策。
- 疫情帶來的全球供應鏈危機仍持續延燒,從貨運塞港、上海封城等事件,都在考驗著企業在供應鏈上的治理策略。
- 過往企業為求運送與成本效率極大化,選擇 just-in-time(即時生產)模式,在疫情考驗下,暴露了此模式忽略政治、社會和環境風險的缺失。過去兩年,不僅促使企業擴展內部和外部供應鏈稽核的深度和廣度,供應鏈的可衡量性也顯著發展。(Financial Times)
ESG 公司治理怎麼做?
上述的事件中,顯現 ESG 談論的公司治理範疇極廣,從公司內部的稽核管控,到保障利害關係人。
- 世界經濟論壇直指,G 公司治理是實現 E 和 S 的基礎。企業每一次違反環境或社會承諾的背後,代表的都是無效的公司治理。此外,公司治理會影響 ESG 揭露的完整性,從而決定 ESG 指標是否合乎永續價值創造。
- OECD 公司治理原則自 1999 年發布以來,已被各界公認為良好公司治理的國際基準。目前國際框架的揭露準則或指引,主要參考 OECD 原則。(詳見文末 致德國際策略暨商業發展總監陳建佑訪談)
- GRI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準則,為國際標準。看重的會是揭露是否回應多元利害關係人。
- 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指引,提到許多氣候風險與財務的連結與績效評估。
- SASB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從財務、投資者角度的溝通來做永續揭露框架。
- 台灣的「公司治理評鑑系統」也參考 OECD 所發布的公司治理原則,包括維護股東權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等。
- 公司治理好的企業,相對在環境(E)、與社會(S)面向的表現也會不錯。(詳見文末 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系教授黃啟瑞訪談)
- 在 2021 道瓊永續指數(DJSI)中,有 30 家台灣企業入選,在亞洲國家排名,僅次於日本。比對在台灣「公司治理評鑑」評比第一級的 46 家企業名單,其中就有 20 家台灣企業入選 DJSI,可見公司治理做得好,在 ESG 永續的績效也不錯。
台灣公司治理的挑戰?
- 黃啟瑞指出,回歸公司治理,經營權與所有權的代理問題是關鍵。
- 公司創業初期,多半經營權和所有權合而為一,但隨著公司規模成長、走向資本市場,所有權從集中走到分散,而經營權改交由董事會選任經理人來管理。
- 第一層代理問題:所有權委任的管理階層,以及董監事和執行長,是否能稱職代表股東的權益、經營公司?如果沒有,就會產生利益衝突。
- 第二層代理問題:大股東是否會考量小股東權益?或大股東只注重自身權益,犧牲小股東?
- 公司創業初期,多半經營權和所有權合而為一,但隨著公司規模成長、走向資本市場,所有權從集中走到分散,而經營權改交由董事會選任經理人來管理。
- 在近幾年來,屢發生台灣企業違反法令遵循的事件,如廣明遭惠普(HP)控告違反托拉斯法、聯電被控涉嫌侵害美光營業秘密案、駭客入侵案(資通安全管理法) 、臉書個資外洩案(個人資料保護法)等,都在提醒各企業都應更重視風險管理及法令遵循制度。
- 勤業眾信針對 ESG 潮流下公司治理的議題,在今年九月發布《國內企業合規調查報告》,分析台灣企業面臨的合規管理挑戰。
- 複雜的跨國合規要求:跨國營運的企業需面對美國的反托拉斯法、歐盟的 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等長臂管轄的法規,若疏忽或不了解,很可能受罰。
- 繁重的法規變動追蹤與管理:依全國法規資料庫統計,近一年台灣法規(不包括函釋、公協會規範等)的異動訊息筆數,就超過 5,800 萬筆。企業要及時反應法規變動做出相對應內規異動、風險管理等,都是不小的負擔。
- 控管來自第三方的合約風險:企業除了控管自身應遵循的法規風險外,還必須防控來自第三方合規風險,例如供應商管理、貿易制裁等。
- 因應新興法令:隨著新興科技發展,企業也需要隨時關注新興法規對於企業經營的衝擊,例如歐盟的人工智慧規則草案,是全球第一個概括性、針對人工智慧的現象及風險所做的立法。
- 勤業眾信針對 ESG 潮流下公司治理的議題,在今年九月發布《國內企業合規調查報告》,分析台灣企業面臨的合規管理挑戰。
未來如何因應?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企業治理的透明度、問責度和公司誠信原則,是實現 ESG 目標的先決條件。台灣企業可以怎麼做?
- 黃啟瑞建議,企業要做好公司治理,可遵循台灣「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的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的五個面向:保護所有股東權益、強化董事會的職能、發揮監察人功能、尊重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利以及資訊透明度。
- 其中,「尊重所有利害關係人」與 ESG 環環相扣,透過企業董事會,將 E、S 所關注的議題納入討論,成為公司治理的核心,符合 OECD 公司治理原則。
- 在實務上,陳建佑建議,就公司治理的三個面向:風險和績效提升、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和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吸引投資者,企業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來著手。
- 第一步:就公司現況導入 ESG 的管理架構,例如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
- 第二步:企業需要鑑別和評估全球趨勢、產業狀況與脈動、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等,針對影響公司的「重大性議題」做分析。
- 第三步:相關標準作業流程和揭露,企業在揭露相關數據時,會提供內外部利害關係人了解公司到底做了什麼?相對應的數據是什麼?
公司治理做得好不好,攸關企業能否永續經營,即使面對政治、經濟、環境的風險遽增,仍能在市場中存續,保障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在資訊快速流通、透明的時代,企業如何在公司治理策略上堅守誠信原則?一同透過《旭時報》與學界、業界專家訪談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