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2050 淨零碳排在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6)躍為全球共識,COP 27 今年 11 月在埃及舉辦,各國共同檢視至今的氣候行動,由 Systems Change Lab 整理出的 40 項指標可見,目前沒有一項進度符合 2030 年排放減半的短程目標。
- 根據 2022 年的氣候行動趨勢報告,若要守住升溫臨界值攝氏 1.5 度的目標,整體氣候投資必須在 2030 年達到每年 5.2 兆美元,各層級的投資須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融資成長速度要比現在快十倍。
- Bloomberg 2022 年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在 2021 年的低碳能源轉型總投資為 7,550 億美元,相較於 2020 年(5,950 億美元)增加 27%。其中,能源部門(如風能、太陽能、氫能)募得最多資金,其次為電動運輸(如電動車、電動飛機、電池等)。
台灣綠能投資市場的現況?
台灣綠能投資案從 2016 年五件 1,500 萬美元投資額,上升到 2020 年 39 件 3.49 億美元,包含太陽能、電池、風力設備、綠電共生,背後兩大推力為政府能源政策與國際標準 RE 100 的倡議。
- 政府修法推動能源轉型:
- 在 2050 淨零排放路徑中,國發會訂下 2050 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達 60-70% 的目標,以太陽能、離岸風電為主要綠能來源。(國發會)
- 立法院在「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中,訂定 2025 年再生能源佔比達 20% 之目標。電業法放寬再生能源售電限制,讓台電轉型為控股母公司,促進電業公平交易、自由化。
- 經濟部公告「用電大戶條款」,要求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企業要在五年內把 10% 用電轉為再生能源,將有 300 間企業受影響,創造約 1GW 的再生能源交易市場。(經濟部能源局)
- RE 100 鼓勵企業使用再生能源:
能源投資的趨勢與走向?
- 企業創投觀察重點:新創技術是否能與母公司策略合作。
- 國發會的淨零碳排路徑、國家政策為觀察指標。
- 國發會針對各產業規劃減碳路徑圖,以商業部門來看,若空調設備的效能要在 2023 年達到一級,那空調產業就會有新的技術可投資,所以要注意是否有更前瞻性的節能技術出來,這就會變成投資標的。(詳見文末 信實資本顧問執行長彭俊豪訪談)
- 經濟部著手推動負碳技術 CCS 試驗計劃,希望解決火力發電的碳排問題,另目前太陽光電設置相較 2016 年已成長 6.29 倍,同時也會發展氫能等無碳能源,未來將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經濟部)
- 整合完整減碳的商業模式及產業鏈。
- 淨零轉型要回到商業角度去看,思考如何取得減碳的效益?碳權如何歸屬?讓「減碳」這件事有量化的商業價值,建立出完整的解方。(詳見文末 信實資本顧問執行長彭俊豪訪談)
- 機電大廠、綠能業者多以大型設備、整場開發來營利,但仍須跟小型的軟體商、系統商合作,跨領域整合成大生態系,才能在綠能產業顯出競爭力。(FINDIT)
未來會如何?
- 從風險管理公司 DNV 發布之能源轉型報告來看,全球升溫離目標 1.5 度還有一段距離,代表未來會有更強硬、更積極的政策出來。氣候變遷為人類共同轉型需要,必要更多留意相關技術、政策。(詳見文末 信實資本顧問執行長彭俊豪訪談)
- 台灣的能源產業為國營,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在於台電是否轉型,當技術使用與否不掌控在台電手上時,才能鼓勵更多能源相關的新創發展起來。(詳見文末 大亞創投協理韓沛霖訪談)
能源轉型為時代趨勢,未來能源的創投市場變化如何?重點產業有哪些?請看《旭時報》與創投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