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每年都會公布全球風險報告,2023 年的論壇主題是「碎片化世界的合作(cooperation in a fragmented world)」,新的風險報告內容強調生活成本增加是目前全世界面臨的最大短期風險,而氣候變遷仍然延續過去幾年來的看法,是最大的長期危機。
- 俄烏戰爭和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能源危機、糧食短缺與通膨,成為最緊迫的全球問題。威達信集團歐洲風險管理主管 Carolina Klint 受訪時表示,儘管一些問題有所解決但風險仍在,其中生活成本危機對弱勢群體的影響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鉅亨網)
- 在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不平衡的世界裡,環境及社會面危機將是未來 10 年的最大挑戰。生活成本增加的危機將在 2 年內加速惡化。
- 未來 10 年的前十大風險中,環境面風險就有六項,分別是「氣候變遷減緩失敗」、「氣候變遷調適失敗」、「自然災害及極端天氣事件」、「生物多樣性流失及生態系統失衡」、「自然資源危機」及「大型環境破壞事件」。相較於 2022 年的十大風險,除了環境面風險項目及嚴重程度增加,今年更加強調應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重要性。 (TCCIP)
-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學者 Larry Summers 在世界經濟論壇中提到,各國中央銀行絕不能放鬆財政政策,應該繼續努力關注價格穩定,否則「通膨有可能捲土重來,再次擾亂全球經濟。」
- 他認為,經濟和政治不穩定間存在正相關,不確定局面的持續會成為極端民粹主義或其他社會動蕩的溫床。薩默斯疾呼,「全球整合絕不能諷刺地成為解構在地的主要原因」。 (World Economic Forum)
學者怎麼看風險?
在全球風險意識提高的氛圍中,台灣要如何面對短中長期的風險衝擊? 尤其在地緣衝突意識提高地當下,台灣儼然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甚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不管是政府或是企業,若能及早正視風險帶來的衝擊、尋找機會,台灣或許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部分學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認為,在地緣政治與經濟的變動中,台灣若要發揮槓桿,除了國防之外,需要強化經濟、社會與治理的韌性與定位。
- 周桂田認為,台灣正面對兩個世紀命題,第一,在全球變局中,台灣未來對世界的貢獻是什麼,而能保障自己?第二,在全球零碳經濟驅動下,能否突破褐色經濟框架轉向綠色經濟?
- 盤點這樣的未來角色,台灣需要解決兩個新、舊結構挑戰:一、提出策略將褐色經濟(低電價、水價、勞動薪資)導向新的發展軌道。二、嚴謹的導向來台投資大方案之低碳產業框架與標準。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 前國票金總經理、經濟學家丁予嘉在一場經濟論壇中表示,台灣經濟須留意四大風險:(中央社)
- 小心通膨可能反撲:美國勞動市場數據仍強勁,再加上美國 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若慢慢往上,意味消費支出越來越多,會促使價格往上走,若美國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重新高漲,將進一步牽動美國聯準會升息決策。
- 地緣政治不容任何誤判:丁予嘉直言,各國不僅需要睿智的人擔任領導人,身邊團隊也必須充滿睿智,以避免擦槍走火。
- 全球貧富過於懸殊,將成為未爆彈。
- 針對各界紛雜的資訊與訊息,必須有獨立判斷能力。
企業有風險意識嗎?
風險帶來危機,也能看見轉機。不過,辨識風險並妥善因應管理、化危機為轉機,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近年來全球企業的風險意識抬頭,但仍有不足,企業重心仍放在營運財務的表現,多數企業對長期潛在危機未能有效面對或因應。
- PWC 針對全球各產業超過 3,500 名企業及風險、審計、合規主管進行調查,探討當前風險的樣貌、企業面臨的風險挑戰:(2022 Global Risk Survey ):
- 組織面臨首要的挑戰之一,便是針對數位、其他轉型專案,以及科技解決方案相關議題推動進度進行風險管理。外部或合規性壓力對企業資源、時間成本的耗費,則是風險管理上的另一大挑戰。
- 多數組織的確正試圖因應挑戰,不過多半僅停留在業務單位、而非企業層級。此外,風險管理通常也缺乏單一的權責單位 。
- 無論企業所屬的產業別為何,跟上數位及轉型的腳步向來都是艱鉅的挑戰,尤其對科技及能源業者而言更是如此。不過,卻僅有一半的受訪組織正在進行科技相關的投資,以因應這個問題。然而對多數企業來說,「對風險難以找到一致的解決方式」,卻較少被視為是高難度的挑戰。
- 趨勢科技與 Ponemon Institute 合作的「網路資安風險指標」(CRI) 半年度報告中顯示,過去 12 個月當中,全球有 32% 的企業曾經發生多次客戶資料外洩,因為企業無法有效分析及防禦日益擴大的受攻擊面。 趨勢科技威脅情報副總裁 Jon Clay 表示,伴隨混合式上班而來的,是一個複雜、分散的新世代 IT 環境,許多企業都面臨資安涵蓋率與可視性不足卻無法徹底解決的困境。
- 企業的資安風險一直攀升,2022 年全球企業曾遭網路攻擊「得逞」的比例從 84% 上升至 90%,未來一年企業自覺可能遭到攻擊的比例也從 76% 上升至 85%。
- 企業資安人員如果難以掌握業務關鍵資料資產與應用程式實際的所在位置,將是資安準備度的最大風險之一。
- 企業最大的問題在於資安長與企業高階主管之間缺乏共識。
企業面對風險的態度可能因企業文化、產業特性、管理層決策風格等因素而異 ,不過長期而言,風險管理已是現代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需認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完善其風險管理策略,以確保企業的永續發展。風險管理需要專人以及龐大資金,台灣企業是否有足夠的意識?《旭時報》訪問兩位輔導企業永續轉型的顧問公司執行長,透過他們的實務經驗,分享台灣企業面對風險的真實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