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哇賽心理學」科普專業知識,協助 AI 世代找心理解方

EPISODE#94

旭沙龍

「哇賽心理學」科普專業知識,協助 AI 世代找心理解方

Apr 20, 2023 / 45:54

圖片來源 - 哇賽心理學提供

questionquestion

經歷疫情帶來的不安,許多人開始探討身心靈議題,大眾越來越重視心理學。致力於科普化心理學的《哇賽心理學》創辦人暨總編輯蔡宇哲,如何看待現代人最常見的工作壓力、睡眠品質等背後的心理議題?

此次與談人

蔡宇哲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的創辦人暨總編輯

發生什麼事?

提到心理學,多數人直覺會想到是與諮商師一對一的互動。但為何《哇賽心理學》創辦人暨總編輯蔡宇哲會希望大眾都要了解心理學呢?他從四個面向做探討:

  • 心理學的使命:科學能告訴人們「違反直覺的事」,讓人與直覺抗衡,進而使社會變得更好。如大部分人直覺認為,遇到有精神疾病的罪犯就把他關一輩子就好,但研究過司法心理學就會知道,這對整體不是最好的。(《哇賽心理學》Podcast
  • 心理學的益處:在 20 年前,沒有人在談論憂鬱症,社會其實沒有能量接住有症狀的人。但現在教育部及民間單位開始推廣心理健康後,人們更勇於求醫、正視自己的需要
  • 心理學的生活面向:看醫生時,不論哪一科,衛教單上都寫「好好睡覺」。睡眠不好不僅影響心理更影響生理。蔡宇哲在協助企業做 EAP(員工協助方案)時,一大任務就是請公司挑出團隊中睡眠情況變差的員工,因這多是身心理狀態所致。
  • 心理學的應用:創業家、高階經理人等「一直在衝」的族群,都很難讓自己「停下來」。但人持續在「追」而沒有適當休息時,會像電腦過熱當機,隨著年齡增長,壓力增加,睡眠越來越差


未來心理服務的趨勢?

隨著時代不斷演進,相對於早期人們只需擔心務農、賺錢、養家,現代人的壓力來源越來越多樣化,心理學的服務也開始變得包羅萬象,以應對「新需求」。舉例來說:

  • AI 讓人們因擔心被取代而恐慌、也讓人有更多餘裕關注身心靈。
    • 隨著 ChatGPT 等 AI 相關技術普及,機器能取代人類執行許多瑣碎任務,人們將更有餘裕了解自己內心。而且因社會越多變、可能性越多時,越難找到個人目標,未來心理相關服務將會更多。
  • 專業心理服務市場將更個人化。
    • 即便有錢有閒的人,也常有很多煩惱,這是在不愁吃穿後,思考個人目標的階段。這類議題非常異質化,需從個人生活的脈絡找出來

在未來,更需要能跨領域、跨行業的心理工作者。除了心理領域的專業,還需要結合新興科技、新世代人際關係…等五花八門議題的處理能力,同時確立心理個人品牌的定位。一起來聽聽蔡宇哲博士對自身及整個產業發展的見解。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盧以玹

盧以玹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周佩樺

周佩樺 / 影音製作人

監製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盼透過節目議題拉近知識與一般大眾的距離 科學的最大價值為何在於「違反直覺」? 34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今天在節目裡面我邀請到的這一位,他在 Podcast 界應該算我的前輩,他在這個領域深耕很久,而且在專業領域上是我們的節目裡面比較少邀請的,但是他其實也是一個創業者。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歡迎心理學的創辦人暨總編輯、高雄醫學大學的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蔡宇哲 老師。如果你有在聽哇賽心理學,這個聲音對你來說一定是超級親切的。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因為我自己對心理學很有興趣,我想好好和老師聊一下。剛剛在節目開始前,我有跟老師聊了一下,我就問他好好的賺可以賺的錢不賺,卻跑去做內容跟媒體。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媒體人很辛苦,您為什麼選擇來做內容呢?老師,您現在還是在心理系有教課對嗎?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蔡宇哲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的創辦人暨總編輯

對,少量。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那不是您最重要要發展的核心,您真的就是要創辦一個哇賽心理學這樣的心理學科普的一個單位?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蔡宇哲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的創辦人暨總編輯

確實它就像媒體。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仔細傾聽內心的聲音並嘗試找尋解方 現代人的壓力其實與睡眠品質好壞息息相關? 35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的節目其實分了很多單元,老實說從內容經營的角度來看,這個風險是非常高的,因為節目錄製的量是有限的,而且您每一次要去企劃跟去思考這些內容都是要投入時間的。但是我在觀察您分很多的單元,因為這個題目的確有它的族群性,像剛剛您有提到這種跟精神疾病犯罪有關的,它是一種。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以我們節目為例,聽眾比較容易會起共鳴的,可能就是在職場上面得到的、創造的這些壓力,你要如何去排解它。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AI 世代人們尋找自我的路徑更加複雜 心理諮商服務在未來的世界會越來越蓬勃發展? 20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剛剛老師提到想要在您的生活裡面找到改變的可能,意思就是我們在那個慣性裡面,想要找到打破它的一些機會。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前面我們有提到,富裕的社會比較有機會讓人們這樣做,因為大家有閒了,有閒這件事情會讓大家更注意到除了生理性的問題,其實心理也是一個更根本的地方。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像您剛剛提到睡眠,所有的醫生都會說要睡好,那最近我想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議題就是 AI 人工智慧的技術,它好像開始會取代很多工作,比如像工程師,工程師創造了 AI 去取代自己的工作,這件事情真的是滿有趣的。另外,因為最近 AI 考了律師考試考得太好了,所以有些律師也覺得他的角色好像會慢慢被取代掉。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基本上只要是有規則可循、邏輯推論可做,可以透過運算的方式找到答案的這些工作,當你的產出如果是這個類型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跨領域訓練和明確品牌定位已是不可避免的挑戰 新時代的心理師得要有持續精進自己的決心? 39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對於心理諮商師或或是心理專業來說,人才訓練是否也會要有一些調整?因為我自己做為一個個案,我覺得要找到對的心理師其實不是很容易。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蔡宇哲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的創辦人暨總編輯

沒錯。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因為壓抑,心生病了嗎?遠距數位平台打破心理求助門檻

因為壓抑,心生病了嗎?遠距數位平台打破心理求助門檻

感冒你會去看醫生,但若長期心情憂鬱、情緒低落,你會去掛身心科或心理諮商嗎?我們懂得上健身房維持體態,卻因為擔心被貼上負面標籤,而不懂照顧自己的心。數位平台和遠距醫療如何讓心理健康資源不再遙不可及,療癒看不見的傷口?

December 13 2022

自我療癒心理創傷可行嗎?我該求助於心理諮商?

自我療癒心理創傷可行嗎?我該求助於心理諮商?

走入書店,暢銷排行榜一定會有心靈提升書籍。人們期望自我療癒,但對於踏進診療室尋求專業協助,卻害怕他人眼光而卻步,亦或者有些人因不懂覺察情緒,在什麼情況應該要求助而不自知。

February 08 2023

全球百大企業看重的「心理韌性」軟實力,你具備了嗎?

全球百大企業看重的「心理韌性」軟實力,你具備了嗎?

身處後疫情時代,企業面臨各種新興風險,從個人生活到企業營運,都有相當程度的轉變。隨著工作型態快速變遷,有些職業消失,新的職務崛起,人們在面對這些變化時,該如何建立自身的「心理韌性」以面對快速巨變?

February 22 2023

時間標記 Timestamp

00:00 Intro

01:32 盼搭建一座橋樑,讓大眾更輕易接觸心理學

10:21 用五個不同單元讓議題更多元,民眾也更願意自我覺察?

14:56 現代人的壓力其實與睡眠習習相關?

24:41 AI 的出現讓人們恐慌,卻也促使諮商更蓬勃?'

30:50 未來的心理市場走向更個人化,心理師也需要持續精進自己?

37:41 持續推廣好的知識,哇賽心理學的下一步是走向 Youtube?

EPEPISODE #94旭沙龍-張育寧時間「哇賽心理學」科普專業知識,協助 AI 世代找心理解方

視頻播放器 正在載入。
載入完畢: 0.00%
剩餘時間 0:00
EP #94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