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微醺農場推動智慧新農業,讓科技種子在農村開花結果

EPISODE#12

旭沙龍

微醺農場推動智慧新農業,讓科技種子在農村開花結果

Jun 09, 2023 / 48:20

圖片來源 - 黃衍勳提供

questionquestion

微醺農場負責人黃衍勳不顧家人反對,選擇返鄉雲林成為青年農夫,結合自身專業並和弟弟聯手,將智慧化、自動化新思維帶入農場中,更無私地和當地農民分享經驗與知識,為傳統農村種下新希望。

此次與談人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發生什麼事?

近年因極端氣候,造成了糧食供應不穩定與價格上漲窘境,加上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影響,使農業人力大幅短缺。為了對抗農業生產風險升溫,「智慧農業」成為重要解方與實踐課題。

  • 微醺農場負責人黃衍勳來自「農業首都」雲林縣,其農戶人口比例居全國之冠,他看見故鄉需求,2015 年決定回鄉創生,並以小黃瓜為主要種植項目。(行政院農委會
  • 在談種植之前,黃衍勳發現農業最重要的其實是銷售,他捨去傳統進入拍賣市場方式,直接與包裝廠、食品加工廠、餐飲業者等通路合作,拉近與終端客人距離,縮短供應鏈,藉此提高農民利潤。
  • 智慧養液系統:畢業於分子生物學系的他,結合弟弟「自動控制」專長,加上友人開發軟體協助,共同研發出「自動配比養液系統」。透過數據分析,可調製不同成分和濃度養液,且支援遠端操控功能。
    • 科技的導入使農業更升級,破除以往農夫得要頂著大太陽,在田裡工作的刻板印象,黃衍勳也親自示範,在訪談當下直接透過手機管控作物狀態,毋需每天進到田區中,也能第一手掌握作物的生長情形。
  • 溫室環境控制系統:微醺農場全產區皆採用溫室設施栽培,除了減少外部天氣的衝擊外,利用各式環境感測器的即時監測,進行溫度、濕度、導電度等參數之監測,實現自動執行土壤水分與養分的供給,使小黃瓜全年皆可穩定生長,達到產量控制。
  • 介質栽培:這是一種離土栽培方式,可避免小黃瓜受到土壤性的病害,使其快速生長,植株也比較強壯,有助於增加年度產量。


遇到什麼困難?

為了提高競爭力、創新性,把農業當成一個企業來經營將是未來趨勢,從法規制度面切入,若政策上能夠針對農民的權利進行改革,也會是促使農民選擇邁向智慧化不可或缺的推手。

  • 農保與勞保:因農民的工作模式與性質與勞工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很難符合一般勞基法規定,黃衍勳建議政策上勢必需規範出一套較適用農業的法規,得以讓農企業協助員工加入農保,這也是農企業發展基礎上重要的一環。
  • 初期貸款不易:針對新進的農民,在還未有實績及產銷履歷的前提下,若要申請政府農業貸款計畫,仍具有一定門檻與難度。若以農民的工作經驗設立級距,用不同的標準審核,可提高合理性。


未來會如何?

  • 在人才面上,若要實現永續農業,培養青年農業人才將是關鍵,黃衍勳從 2017年開始無償經營青年培力工作站,持續號召青年一起投入智慧化農業,並提供完整課程和微醺農場的設施配套供參考。
  • 在技術面上,因應環境劇烈變化所帶來的壓力,黃衍勳預計今年將會建立根溫(根部溫度)管理系統,以維持介質栽培中的溫度、養液水分,做到「冬天涼一點、夏天暖一點」的溫度調節。

高學歷農夫黃衍勳的創業路是如何開始的?導入自動化後,農場還需要人力嗎?一起跟著《旭時報》與微醺農場負責人黃衍勳,以及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深入了解農業傳承及智慧趨勢。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王縈緹

王縈緹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周佩樺

周佩樺 / 影音製作人

監製

高涔馨

高涔馨 / 節目企劃

企劃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將科技和技術帶回雲林注入農業新能量 高學歷農夫黃衍勳的創業路是如何開始的? 61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今天這一位來賓,我其實在看他的資料的時候還滿期待今天的訪問的,因為我有到過不同的國家去看他們的農業環境,因此一直對農業有一些迷思或者是期待,我覺得台灣的農業其實跟我們小時候的印象不太一樣,這幾年來進步非常多。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歡迎今天的農業專家,也是回鄉創生跟創業的一位創業家,歡迎微醺農場的黃衍勳。衍勳是來自雲林的水林,今天美伶姐幫我們邀請衍勳來,我覺得也是讓大家去思考台灣農業發展滿重要的一集,因為雲林其實是台灣的農業大縣。我看了一下政府的資料,其實全台灣最多的農業從業人口就是在雲林,而且滿長期都是這樣子的分配。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衍勳,您本來就是在雲林出生和長大?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沒錯,不過我從高中就離開了,高中去嘉義唸書,大學在彰化,研究所在台中,後來在中興大學做研究。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為什麼後來會跑回家裡去種田?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有很多原因,像是家庭的因素,再來是我自己也想創業,所以後來決定辭掉工作回到家裡去從事農業。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是農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改良種植方式邁向智慧化才能讓農場永續經營? 57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什麼叫介質栽培?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它是一種離土栽培的方式,它不是種在我們一般的土壤裡面,我們會用一個介質,這個介質的材料很可能是泥炭土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不能以傳統勞工的標準來看待農民 為何台灣的農業政策還有好長的一哩路? 37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這樣聽下來我覺得我沒有在聽阿公、阿嬤種田的故事,我在聽一個公司創業的過程,您現在是用公司的形式在經營,目前有幾個員工?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我現在自己的員工有 10 個。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for 您的兩公頃。其他您找來一起投資 6000 萬的人們,如果大家的員工都加起來,現在差不多有多少人?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大概 30 個左右。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這已經是一個很有規模的新創公司結構了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其實這就是我要提的,台灣的農業在面對環境變化和人口結構的老年化以後,我們要找出一個新的農業未來,因此我們要把農業當成一個企業來經營,用智慧化的方式來改良我們以前種植的方法,這樣才能對抗氣候變遷,這應該是一個未來的趨勢。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換句話說,我真的很不希望我們一直都用這種福利的態度,或者我把農民當成弱勢來看待。歷史的過程裡面,當然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只要有心不管年輕人或事業第二春都歡迎 黃衍勳無償投入培力盼台灣農業更有競爭力 35 則對談comments 1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這是創業的其中的一個面向,在人才培育這一面有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黃衍勳

黃衍勳

微醺農場負責人

非常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做青年培力工作站,我們從 106 年就開始做青年培力。
1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精準農業如何逆轉先天環境限制,解決糧食危機?

精準農業如何逆轉先天環境限制,解決糧食危機?

台灣農業因耕種面積較為破碎、單位成本較高,加上近年來務農人力短缺,高達七成的台灣糧食依賴進口。在全球面臨糧食危機下,精準農業如何幫助台灣農業邁向高品質、高產能的新時代?

January 17 2023

未來農夫怎麼當?台灣「智慧農業」力抗糧食危機

未來農夫怎麼當?台灣「智慧農業」力抗糧食危機

靠天吃飯的農業存有許多不可抗逆的因素,在科技的幫助下,或許農夫不需再拿著噴霧機在烈日下工作,而是用數位裝置,一鍵監測所有的作物,智慧化解決糧食危機。

August 31 2022

在後疫時代,下一個食農新創獨角獸會是誰?

在後疫時代,下一個食農新創獨角獸會是誰?

無論景氣的好壞,民以食為天,「食」終究是人類不可被忽略的基本生理需求。但是近幾年動盪不安的全球局勢,新創募資困難度增加,在面臨投資寒冬、大環境快速變遷下,全球的食農創投市場會產生哪些變化呢?

November 07 2022

時間標記 Timestamp

00:00 Intro

01:53 就是要回家種田!高學歷農夫黃衍勳如何開始創業路?

10:09 將科技和技術帶回雲林,農場要邁向智慧化才有生存機會

18:11 身在其中才知道痛點,黃衍勳兄弟聯手改善軟硬體

25:46 盼未來農業轉向企業化經營,目前台灣的農業政策還無法跟上的原因是?

38:14 無償推動青年培力站,用自身經驗培力未來農業人才

EPEPISODE #12旭沙龍-張育寧時間微醺農場推動智慧新農業,讓科技種子在農村開花結果

視頻播放器 正在載入。
載入完畢: 0.00%
剩餘時間 0:00
EP #12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