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美國媒體理論學家尼爾.波茲曼在 1985 年的著作《娛樂至死》指出,電視打破知識傳遞跟人類思考方式。當政治、宗教、教育等內容都以刺激、感官娛樂的方式展現,人類習於走向娛樂與激情,最終可能會被毀於自身所愛。
- 除此之外,公共議題在不同媒體切割下,閱聽者會看到議題的不同樣貌、真相碎片化,容易因為缺乏共同的事實討論基礎,公眾對話難以聚焦。(獨立評論)
- 有別於書籍或課程等深度內容,碎片化、視覺衝擊力強的影片帶來「短、快、無腦、輕鬆」的感覺,導致大腦不想再處理複雜訊息,思考不全面,也無法理性的還原訊息事實。(商業週刊)
- TikTok 塑造出不需長時間保持專注的環境,當大腦習慣持續性的變化,就會難以適應數位世界外、變化沒那麼高的活動。(風傳媒)
娛樂碎片化的吸引力?
- 短影音不用選擇,也沒有情感壓力。
- 大腦習慣尋找新的刺激,短影音給予大腦一種「處於工作狀態」的快感,但又不像閱讀、學習等需要如此高的專注程度,所以我們短影音能滑一個小時卻不感到疲憊。(數位時代)
- 「選擇」這件事很消耗腦力,例如要選電影就要花心力滑網路評價心力,若看完電影後覺得不好看,會怪自己做錯決定。但短影音是由系統推播,內容短,好壞都只是「剛好看到」而已。(詳見文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慧雯訪談)
- 社群讓我們「有意識的忘卻」,不需要思考。
- 我們不見得是無意識在滑,有時是希望忘卻工作壓力或不想面對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時都在的社群媒體就填補「什麼都不想」的需求。(詳見文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蔡如音訪談)
- 劉慧雯點出,我們對短影音的內容沒有期待感,也從未想從中得到回饋,這種跟媒體有聯繫但沒有「有意義交換」的狀態,對大腦是非常輕鬆的。
如何抓回掌控力?
- 「跳島式」的資訊使用,增加跟資訊的連結。
- 劉慧雯建議,當在某個媒體看到有趣的內容時,能嘗試換到其他平台搜尋該內容,離開被動的資訊流狀態,就能獲得針對同一事件、不同切角的討論。
- 除了平台間的跳島,劉慧雯補充,也可離開內容由使用者生成的社群媒體,跳去專業傳播者的網站,看看專業工作者如何解讀相關議題。
- 提高自我認知,重新思考時間分配。
- 蔡如音提醒,現代人的「注意力」變成商品。對企業來說,當使用者花越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代表著更多的廣告營收與商業機會,我們除了思考如何分配時間讓身心更為平衡,更應該思索「我真的想要讓自己的時間,被各種科技公司拿去交易嗎?」
未來該如何?
- 劉慧雯分享,「跳島」需要閱聽人的高度介入,當我們習慣跳島去積極選擇各式內容後,就會有更正面的使用經驗,無形中找回有媒體的自主權,提高自我評價。
- 蔡如音認為,現在的閱聽人不缺內容,但缺乏脈絡跟歷史感受。若能深入挖掘或實際與人深談的方式,去重組更完整的媒體內容跟社群實踐,娛樂就能不這麼碎片化。
短影片帶給我們高強度的刺激感,有些人甚至沈迷其中無法自拔。到底是媒體造就了現在的閱聽型態,還是使用者改變了媒體?碎片化的娛樂又滿足了什麼需求?請看《旭時報》與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