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前民進黨婦女部黨工陳汘瑈 5 月在臉書發文,指控曾遭廠商人員性騷擾,促使其他受害者也出面分享,指控遭不同權勢者性騷擾和性侵,知名人士涵蓋演藝圈、政治圈、媒體界、文學界。
- 針對 #MeToo 事件大眾輿論走向兩極化,有人認為加害者罪該萬死,用社群媒體力量使其社會性死亡 ; 也有人檢討受害者未盡到自我保護之責,暗指當初不反抗也不報案,事隔多年提起是為了蹭熱度。
#MeToo 值得被討論的觀點?
- 網路空間的訊息很多元,針對性侵和性暴力事件,要放更多焦點在身體界線的侵略、個人安全感的維護,並針對關鍵事實「正確提問」,而非急著做出評論。(詳見文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蔡麗玲訪談)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翁麗淑建議,「接住當事人情緒」很重要,這個接住不代表你認同他的話,只代表你關心這個人,可以聽他多說一些或轉介機構協助,直接讓他社會性死亡也是一種暴力。
- 大眾總認為被害者有特定形象:很可憐、有明確拒絕、「好」女人,符合這些特質才值得被同情,當以性感著稱的女藝人站出來,她的受暴經驗就被合理化,這種「合理被害人」的期待需要被破除。(詳見文末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紫菡訪談)
社會能如何接住當事人?
- 扎根性平教育,尊重身體界線及自主權。
-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社區教育專員陳佩儀分享,大家很理所當然認為能隨意碰觸他人身體,覺得是關愛和善意的表現,但性暴力的情境可能就此發生,所以日常的互動都須重新反省,以得到對方同意為優先。
- 王紫菡補充,在權力關係不對等的情形,深怕影響到個人考績、職涯發展,有時不一定敢拒絕或是拒絕無效,希望每個人都尊重對方的身體界線,意識到「不」真的代表「不」。
- 加害者需要道歉,但亦須陪伴其創傷經驗。
- 陳佩儀強調,加害者的道歉有其重要性,不然受害者懷疑受暴經驗是否真實,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權利發聲、困惑是否值得被協助。
- 當加害者道歉後,最終都要回到人的狀態來看,不要把加害者的人生簡化到只剩加害者,要把所有人都視為關照對象,給予支持的資源,才能期待他們長回正直、善良的樣子。
- 媒體有自我覺察,一起改變社會體質。
- 翁麗淑解釋,媒體可能在無形中複製父權觀點,產出「男主動、女被動」的內容,讓男生習慣猜測界線以製造驚喜,才會有踩線卻不自知的狀況,媒體需要更敏銳。
未來該如何?
- 翁麗淑指出,台灣人的焦點容易被轉移,當事件仍未形成深刻的教訓,就被下一個重大議題帶走。希望這波 #MeToo 能持續討論,不同面向都做出跨域的改革,讓社會不再產出加害者。
- 王紫菡提醒,大眾要有媒體釋讀能力,不要只從單一平台吸收訊息,可以把臉書貼文、司法判決書、官方新聞稿綜合瀏覽,避免接收到偏頗的情緒或觀點,才能理性的開啟多方對談。
#MeToo 透過網路傳播開枝散葉,當所有人都有發言管道,身為旁觀的第三方,我們該如何透過此運動,開啟更具意義的討論?讓社會的共同價值得以向前邁進,請看《旭時報》與多位性別平權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