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if prop.topic_id !=0 %> <%/if%>
<%:prop.genus%> <%:~formatDate(prop.online_date, 'YYYY MMM DD' )%> <%:prop.titl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realname%>

<%:prop.intro%>

add
新會員

<%:prop.email%>

add

<%:prop.title%>

出生於社群媒體之後,崇尚瘋狂挑戰的阿法世代在追求什麼?

出生於社群媒體之後,崇尚瘋狂挑戰的阿法世代在追求什麼?

Feb 07, 2024

圖片來源 - Evelyn Hockstein via Reuters/達志影像(2024 年 1 月 31 日,美國華盛頓,在國會大廈舉行關於網路兒童性剝削的聽證會,從左至右為 TikTok 執行長周受資、X 執行長 Linda Yaccarino、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questionquestion

<%:prop.realname%>
<%if prop.email %>

<%:prop.email%>

<%else %>

<%:prop.realname%>

<%:prop.intro%>

<%/if%>
已有閱讀權限

2010 年後出生的「阿法世代(Generation Alpha)」,從小就被父母放在臉書上曬,社群媒體是他們世界觀建立的一環。不再需要苦讀考高分得到師長讚美,只要用手機拍一支影片,就能在短時間獲得來自全球的關注。這種「流量就是王道」的價值觀,背後的驅動力為何?為什麼孩子越來越「瘋狂」?

此次與談人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徐欣萍

徐欣萍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目前約就讀國中,出生於 2010 年前後,被稱為阿法世代(Generation Alpha)的一群,是第一群全然生活在社群媒體世界的一代。

在他們出生成長時,Meta(前 Facebook)、X(前 Twitter)也正在成為串連全球網路用戶的科技巨頭。他們的嬰兒照、幼兒時期的一舉一動,成長過程的喜怒哀樂,都被父母當作生活的紀錄,放上社群媒體分享給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當全世界 -- 包含社群媒體經營者自己 -- 都還沒弄清楚社群媒體帶來的社會生活影響是什麼之前,阿法世代已經慢慢長大,也成為多個社群媒體帳號的一群,並且成為創造社群媒體新風潮的一群。

短影音就是他們透過 Tiktok 發展出來,如今成為各大品牌行銷廣告產業從業者,最熱衷應用的線上行銷新模式。

在商業市場,人們把阿法世代視為未來的消費者,追蹤關注他們使用社群媒體的各種「創意」和「瘋狂」。而在教育現場,家長或老師們面對未成年卻掌握潮流的孩子,卻束手無策。

對矽谷社群媒體的新創業者來說,商業市場邏輯正確、投資人和股東滿意,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全球社交網絡實驗裡,每一個人,都是被現實的殘酷給驚醒的。


祖克柏:我很遺憾,但是沒人能證明這跟我們有關

上週 1 月 31 日(2024),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辦聽證會,包含 Meta、X、TikTok、Snapchat、Discord, 5 間科技巨頭的執行長都被要求出席,因社群媒體性剝削或騷擾而失去孩子的受害家長也在現場,他們舉著死去孩子的照片表達不滿。

面對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 Graham 「雙手沾滿鮮血」、「你們的產品正在殺人」的批判,Meta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說,「我對你們所經歷的一切感到抱歉,」他神情哀戚的保證,「沒有人應該經歷你的家人所遭受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投入如此多的資金的原因,我們將繼續在全行業範圍內做出努力,以確保沒有人能夠經歷你的家人所遭受的事情。 」然而在這之前,祖克柏也聲明,「現有的科學研究尚未表明,使用社群媒體與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之間,存在因果關係。」Meta 龐大的法律顧問團隊,給了祖克柏很清楚的底線:絕對不能直接承認這是我們造成的。

上週的聽證會是為了《兒童網路安全法案》的草案而召開,Meta、Discord 和 TikTok 都拒絕支持這個法案,原因是要達到保護兒童與青少年在網路上的社交關係,就必然牽涉隱私和審查的問題,不只科技巨頭拒絕,聽證會上表示擔憂基本人權被侵害的人也不少。

這就是阿法世代所面對的時代現實。大家都知道有問題,但沒人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阿法世代都在社群媒體上做什麼?

針對社群平台對於青少年保護的措施,《華爾街日報》曾做過一個實驗:在 TikTok 上建立 100 多個機器人帳戶,其中 31 個註冊為 13-15 歲的使用者,但他們發現,不管年齡分界,只要帳號有接觸、停留毒品的相關影片,平台接著就會繼續投放大量關於吸毒的內容 ; 另一個帳號被系統設定對「性」感興趣,就會收到大量色情影片TikTok 完全沒有針對用戶年齡做內容推播的分級把關。未成年人在社群媒體接受毒品、情色訊息可能增加他們的犯罪或受侵害,這樣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在 2023 年底,有 60 多名青少年家長對 Snapchat 提訴,指稱此平台涉嫌協助其孩子購買過量藥物。

未成年用戶在社群媒體上遭遇的問題,不僅僅是分級內容,更大的挑戰,也是即使《兒童網路安全法案》通過都不一定能觸及的,是社群媒體上的「挑戰文化」。TikTok 曾因各種危險性高的挑戰而引發爭議,像是為了挑戰「龍之吐息」,在印尼有 25 位兒童吃下泡過液態氮的糖果,造成內臟灼傷 ; 阿根廷有位 12 歲女童為了完成「昏迷挑戰」而窒息死亡 ; 印尼有位 18 歲少年進行肉身擋卡車的「死亡天使」挑戰,而遭到輾斃。

馬克·祖克柏出席美國國會大廈舉行的聽證會,前方站著舉著受害孩童照片的家屬。(圖片來源 - Evelyn Hockstein via Reuters/達志影像)

祖克柏說,Meta 自 2016 年以來,已在平台安全控管上花費 200 億美元,並雇用約 4 萬名員工來處理相關問題。但是,他並沒有說清楚,這 4 萬名員工用什麼標準和方式,來處理哪一些問題,得以達成什麼樣的效果。


台灣:黑幫吸收青少年行騙詐欺的人才庫

同樣的現象在台灣,焦點不在美國聽證會上討論的受害兒童,更被關注的是社群媒體引發的青少年犯罪。根據警政署犯罪統計年報,在刑事案件的嫌疑犯人數中,12-17 歲青少年在近 3 年平均每年查獲 1 萬人犯罪,最大宗為詐欺。

為什麼是詐欺呢?這跟台灣的詐騙犯罪特別多有關。

詐騙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黑幫過去只能在網咖、撞球館、廟會等實體地點去吸收人,但現在只要在網路上讓年輕人當眾炫富、拍攝有趣的挑戰影片,就能輕鬆觸及不少青少年,而且更好吸收。簡單來說,社群媒體就是黑幫的人才庫。

為什麼在網路上更好吸收青少年加入黑幫的犯罪?

長年在觀護所輔導青少年罪犯、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才煒民在第一線的觀察,他認為,青少年在社群媒體推播下,不斷被灌輸物質主義的概念,慾望被無限放大,希望透過拿到最新的名牌、賺大錢來證明自我價值,也不會看到被害人錢財被剝奪而陷入痛苦的後果,因而選擇最快獲取利益的詐騙來入門,被吸引成為詐騙集團的車手。

成大心理系副教授徐欣萍從性格心理學及社會行為的角度,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無邊無際無分寸的追求挑戰競爭的心理成因,「青少年抽象推理和反思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在缺乏生命經驗的情況下,無法去驗證影片中似是而非的觀點,交友觀或世界觀很容易被這些動態且具象化的影音內容牽著走。」


沒有下限的演算法是關鍵

2010 年以後出生的阿法世代,比社群媒體的年紀還要年輕。在他們出生之前,社群媒體以演算法最大化用戶注意力以換取最高廣告營收的商業邏輯,就已經確立。當阿法世代加入社群媒體成為主流用戶的同時,這樣的商業邏輯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更無所不用其極的在 AI 人工智慧等科技的演進下,進化到極致。

以 TikTok 為例,用戶在進入 TikTok 頁面後,首先呈現的是「為您推薦(For You)」的分頁,讓使用者優先接觸到最聳動、最吸睛的內容,進而黏著在平台上。Tiktok 官方說明,「為您推薦」分頁會依據你的觀看所在地、偏好語言、跟影片的互動(按讚、分享、收藏、留言)及觀看時間等因素,推播演算法認為你有興趣的內容。

然而,演算法並不能確認影片的挑戰是否為危險動作,只知道影片是否有熱門的潛力。TikTok 的發言人也曾對媒體表示,沒有任何演算法能夠完全準確地監管內容,因為理解影片(尤其是有關毒品的影片)需要大量的背景資訊,在這個過程中,違法、色情或可能發生意外的挑戰就這樣被推送出去。

換句話說,演算法是沒有下限的。而且,目前的技術還無法有效監管有害或犯罪內容,並在演算法邏輯下被阻擋。

鑽研媒體心理學的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指出,在看完很不可思議的挑戰後,觀看者因著刺激感會出現 arousal(喚起),興奮、坐立難安、開心等感受不僅會被放大,更會為了去經歷「完成巨大挑戰後鬆一口氣的喜悅」,促使觀看者去模仿。當青少年的識別力有限,他們就容易去模仿流量高但不見得安全的挑戰。


歐盟開始監管大型數位平台

阿法世代的未來,該怎麼辦?

看到社群媒體平台引發的負面影響,歐盟在 2023 年開始推行《歐盟數位服務法》( Digital Services Act,DSA),已經準備在今年(2024)2 月全面上路。平台需審查並下架有害青少年、不實資訊、仇恨言論、強迫推銷等內容,違反者最高將處企業年度全球營收的 6% 罰款。

TikTok 對此表示將提供檢舉機制,非法內容將經審查後刪除,如有異議可上訴,每月會公布下架什麼樣的影片。使用者也可關閉「為您推薦」的個人化模式,僅推播當地熱門影片,而非演算法認為個人會有興趣的內容,也關閉 13-17 歲用戶的推薦廣告功能

然而,即使所有社群媒體都願意配合,DSA 就真的能保護下一代嗎?答案令人沮喪。

DSA 的監控方式僅止於歐洲地區,而且,歐洲事實查核組織協會調查,Tiktok 在調整演算法保護青少年的執行成效極差:TikTok 在 6 個月中僅審查歐盟某些國家的 15 個影片,未觸及到多個歐盟國家。

網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已非新聞,輿論從過去就不斷探討如何增進孩子的媒體識讀力,在他們滑過各種特定觀念的影片後,還能保有自我意識不被惡意操弄。屬於「最純粹」數位原住民的阿法世代,持續追隨一些「令人不解」的瘋狂挑戰,社群媒體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沒有社會上更多人的理解,阿法世代所面臨的困境,很難獲得更多國家和大眾的重視。

《旭時報》邀請到研究性格心理學的成大心理系副教授徐欣萍、傳播心理學專長的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以及擔任過台北少年觀護所輔導老師、台北/新北地院少年輔導講師的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才煒民,一起針對心理面、媒體操作面、兒少保護實務面來剖析阿法世代的世界觀。

陪你從「科技+人文」視角,深入國際政經脈動

35元/週解鎖付費會員專屬內容

  • 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擁有:
  • ✓ 全站深度分析報導文章
  • ✓ 會員專屬 8 折活動報名優惠

已經是付費會員?登入繼續閱讀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陳信如

陳信如 / 採訪編輯

採訪寫作

張育寧

張育寧 / 總編輯

審訂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現在是國中生左右的阿法世代(Generation Alpha)青少年,出生時大約是 2010 年前後,從小就接觸社群媒體他們,有哪些特質? 5 則對談comments 2024-02-07 14:27:41
徐欣萍

徐欣萍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網友就是朋友,價值觀跟著追流量的網紅走

當兒童或青少年長期毫無節制的刷手機或平板觀看短影音,在缺乏生命經驗的情況下,再加上抽象推理和反思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無法去驗證影片中似是而非的觀點,會更容易受到潛在不恰當的內容暗示,交友觀或世界觀很容易被這些動態且具象化的影音內容牽著走。

2024-02-07 15:59:0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很多經營自媒體的直播主會製作短影片追流量,很多都只是二次編輯再加工的懶人素材,這些良莠不齊的內容透過平台演算法不斷推播類似內容,很容易讓追隨的阿法世代產生「這就是我想要的」錯覺

對阿法世代而言,朋友的定義虛擬和現實已經是一樣的概念,交朋友就只是交朋友,在學校認識的稱為同學,在網路認識的就是網友,只要有人追蹤自己帳號且願意加入自己的社群圈,就能感受和世界潮流連結

2024-02-07 15:59:1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媒體追捧流量,青少年慾望物質

短影音的特質就是「搶快、即時」。青少年為了跟同儕建立話題,媒體流行什麼就跟什麼,從眾現象更明顯,比大人更缺乏能力審視這些流行背後的價值觀,很容易受媒體擺弄。舉例來說,青少年時期還在建構對世界的認知,當媒體為了廠商的利益灌輸他們「你要有 iPhone、開名車、買名牌」這種物質主義的價值觀時,他們很容易被影響,物質慾望被廣告商無限的放大

2024-02-06 22:02:4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們在一些個案中看到,青少年看到有同學加入幫派後,開始有賓士代步,或是一個國高中生可以輕鬆拿到 10 萬、輕易買到摩托車,體驗一些成年人才有的物質生活。為了達到這樣的物質水準,很容易就會走到非法犯罪的幫派路線,再加上網路內容沒有年齡分級控管,有些腥羶色內容原本是要勾起成年人的慾望,但現在青少年人手一機,這些內容也吸引了他們,這是社群媒體時代前不存在的現象。

2024-02-06 22:02:5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阿法世代獨有的壓力:社交分數競賽

過去的年代不會覺得「人緣好」是必要的,反倒更注重「功課好、品行好」。在社群媒體出現後,不管是臉書、抖音、Instagram,都變成所謂的「人氣競賽」,看你發的東西有多少人留言、按讚、分享,把比較隱性的人際關係、人緣、社交網絡都數位跟具象化

所以他們除了要處理實際的人際關係,放學後還要在網路上展演自己、經營潛在人脈,線上會更多潛在的霸凌、排擠、冷嘲熱諷等,真的蠻辛苦的,但他們也很能接受網路交友,我看到政大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會用交友軟體尋找潛在交往對象,只要可以認識到人,線上跟線上都是好的途徑,不像我們以前會覺得網路交友怪怪的。

2024-02-06 22:02:4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每天都在社群媒體上滑幾千則訊息的阿法世代,比起上一代更容易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訊息,世界觀應該會更多元、視野更廣闊、價值觀更包容,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卻是相反的結果? 3 則對談comments 2024-02-07 16:01:07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流量與財富就是正義

在青少年世界中,流量就是王道,可以看到最近很紅的「超派鐵拳」或某些世界首富,雖然他們的人品或做事方式有道德瑕疵,但因為流量高、很會賺錢,受到很多的關注,無形中在青少年心中形塑一種楷模形象

我們過去的時代並不是沒有這些元素,電影中有古惑仔、也有幫派故事等,但我們只覺得這樣的角色很帥很酷,這並非媒體的大宗。然而現在這個時代不太一樣,只要吸引到眼球和流量,好像就變成一種正義,「錢多就是正義、流量多就是正義」,我覺得這是蠻可怕的發展。

其實幫派過去有文化跟正義是非,但現在連有些在幫派比較資深、有影響力的管理階層,都會覺得現在的幫派已經沒有所謂的義氣跟道義或遵守某些幫規,全都是「利益為王」,有點逐水草而生的運作方式,誰比較凶狠、誰能獲得較多的利益,他就是老大。

2024-02-06 22:05:0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全世界都這樣」的回聲室假象

所有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都像個回聲室,會讓青少年誤以為全世界都在迷某個流行,而且這個群體很大,進而建構出狹隘的世界觀。

以電子煙來說,這在台灣目前屬於灰色地帶,不確定是毒品、非毒品還是用煙的法條在管,網路上資訊就很混雜。在演算法的推播下,真的可能讓孩子覺得「所有人都在抽電子煙」、「這沒什麼」,影片中的人隨便說「電子煙其實很好,沒有混什麼化學藥劑」,他們就相信,但實則不然,這是我覺得要注意的。

2024-02-06 22:05:31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徐欣萍

徐欣萍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被演算法阻絕的狹隘

社群媒體上的短影音內容多樣化,不只成為青少年獲取流行資訊與日常知識的捷徑,也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創作舞台,製作成本與審核門檻都很低,若懂得表現,青少年自己就可以很快就吸引眾人目光和粉絲簇擁。尤其,社群媒體平台還有演算法機制,它以廣告邏輯推你有興趣的內容給你,同時也篩掉你不喜歡看到的人事物,此時,又從多元轉變成另一種形式的狹隘,就更讓青少年習於侷限在自我滿足的世界裡,思維能力與生活經驗就難以有豐厚的拓展。

2024-02-07 16:01:0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社會尊崇「愛自己、尊重多元發展」,立意良善。但在社群媒體上因為缺乏邊界,是否會造成另一種青少年的心理負擔及負面指引? 4 則對談comments 2024-02-07 15:55:25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平凡很遜,我要成為那個最特別的

現在媒體、卡通或影劇上都會強調「做自己」或「尊重個人多元發展」,這種觀念有其美意,但若是無限上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操弄,灌輸青少年物質主義的觀念,讓他們覺得「金錢至上、賺錢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青少年族群的人口整體變少,但青少年犯罪人數卻增加,以詐騙為大宗,這是令人憂心的。這些青少年在世代變動下,選擇了一種價值觀 – 我需要透過物質去證明我有多好,不太需要去遵守某種道德善惡的觀念,再加上他們並不會感覺到當事人財產被剝奪,陷入痛苦、焦慮、家庭分崩離析的後果,只覺得這些事情很好玩、很新奇,可以直接拿到利益,跟那種直接的攻擊、打架讓對方流血或毒品交易不太一樣。

2024-02-06 22:06:2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青少年在發展時,就是在找某些認同跟價值,若尋找過程是很開放、沒有邊界、沒有道德是非的讓他探索,他們就很容易往很辛苦的方向走,比如說犯罪、罹患某種精神症狀等。

現在的父母跟老師,也沒有多大的權利去限制或處罰這群青少年,整體社會就是往多元的方向,我們不再推崇什麼樣是好、壞、善、惡,讓多元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中自由運作。這樣讓資本化社會自然運作的方式,真的能讓人們的心靈比較富足、為生活帶來較大的幸福感嗎?我認為不盡然。有些人雖然很努力的在捍衛某些健康或是好的價值觀,很可惜的是,這些相對正面影響或思想比較健康的族群並不會變成主流媒體,因為流量不可能太高,這個趨勢的確很難翻轉。

2024-02-06 22:19:4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在媒體之鏡中探索自我

人在成長過程都會探索「我」,過去多透過社團活動、表演、比賽、遊戲去看「我」是個怎麼樣的人,但現在大家會在社群媒體上設計人設,把「我」描繪成一個很光鮮亮麗、受歡迎的形象,重新勾勒你對自己的想像。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好事,如人類學家米德的「鏡中自我」概念,現在的媒體就是這個「鏡」,只是這個鏡蠻虛假的,是被特別塑造的

2024-02-06 22:08:05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暴力是為了證明「自我價值」

回到國中生殺人案來說,這個氛圍很像是,當我在一個需要逞兇鬥狠、證明自我價值的環境中長大,我今天被一個好學生輕易的欺負、掃我面子,但我沒有報復回去或是讓對方知道我的厲害的話,那我就失去了某種地位跟自我價值,所以才必須用暴力去告訴對方說「我夠凶狠」,行為的背後在於自我形象跟價值的維持,唯有這樣,大家在學校才會尊重我。 

我過去在新北市一所特殊國中教高關懷的班級,學生會讓我看他們放學後嬉鬧的影片,這個大家很難想像,他們會跟我說「老師,我昨天去弄一個土製炸彈」。你就看到他們拿這個炸彈到處爆破、炸別人車,拿傷人的武器當作鞭炮在玩,這種「我擁有別人沒有的武器或玩具」的概念,或者説冒險精神也好,的確就是犯罪行為,但他們不會覺得不應該,只會覺得這是他們證明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

2024-02-06 22:08:4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社群媒體上不少青少年瘋傳各種挑戰,跳冰、肉身擋大卡車、昏迷挑戰...,這些造成重傷或死亡的挑戰文化背後,受到什麼動力的驅使? 7 則對談comments 2024-02-07 15:55:25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腎上腺素上癮,不只興奮還會行動!

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來談,我們會講到一種刺激感叫 arousal(喚起),這不是指性慾,而是讓人感到興奮、坐立難安、開心等腎上激素飆升的情緒,不管是看懸疑恐怖片、看影片、玩遊戲,只要能激起人的 arousal,在遊戲、電影結束後,這個 arousal 就會把使用者的情緒放大

舉例來說,你去坐雲霄飛車坐到最高處,不知何時會墜落的那個瞬間最為緊張,這時 arousal 就被堆疊到最高點。當你結束後腳踏到地上,你會覺得「超級」刺激、「超級」好玩,這個「超級」就是因為刺激的情緒被 arousal 放大了,學術上我們稱之為「刺激移轉理論(Excitation-transfer theory)」。

2024-02-06 22:09:4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我自己做了一個新聞遊戲的研究,發現若把遊戲做的比較 arousing,玩家在遊戲結束後會比較容易捐款,進而發現說,其實 arousal 不僅是放大感受而已,更會推動使用者做出實際行動。回到短影音來說,當觀看者看完一個很不可思議的挑戰,被 arouse 後,他為了想經歷同樣「完成巨大挑戰後鬆一口氣的喜悅」,他就會去模仿

另個例子是說,當初在國中生割頸案一出來,網友看完新聞產生 arousal,在道德感的驅使下,會想馬上肉搜加害者把他們揪出來罵,甚至想直接去砍他們幾刀等,為受害者伸張正義,抒發這個憤怒的 arousal 情緒。

2024-02-07 18:19:4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所以每個人應對 arousal 的調節方式不同,有些人看完短影音後只是當下覺得酷,繼續滑下一則,有些人覺得很酷之餘,還會覺得很興奮想要跟著挑戰,成人多少會意識到挑戰的危險性,但有些青少年的識別力有限,影片上「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警語,反而會因為這種刺激移轉而去模仿。

社群媒體平台的按讚數、轉發數等量化結果的設計,變成一種被認同的具體量化指標,青少年要追求這個量化目標,挑戰文化才會往極端方向發展。而且,在群眾效應下,完成挑戰可以得到同儕認可,被接納為社群一份子,這就是社會學習中的模仿理論(modeling)所描述的過程,當我們看到別人做了某件事獲得讚美跟肯定後,就會覺得這件事有意義而去模仿。

2024-02-06 22:11:08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追求流量和讚數,學校教育的功能難以發揮

這些譁眾取寵的行為要的是流量,很直觀就是反映現在「有流量就是王道」的觀念,現在學校教育提供的價值,已經不足以吸引學生去投入努力

你去試想,我投入課業成為好學生,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跟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那麼多人認同,但只要我去做一些顛覆一般人想像的行為,傳到網路上就能短時間內獲取大量關注,青少年看到網紅為了博取注意力去做一些很誇張、沒有必要的事,在網路上得到大量聲量,帶來一種示範性效果,在他們的世界中,流量等於利益,他們不在乎善惡跟後果

再加上,在學校體制下的優秀路線門檻太高,去台積電工作,進入 AI、晶片等前瞻性產業,未來前景看好,但需要達到一些先決條件,像是理工科目要好、排名要高,甚至需要某種程度的社經條件,才能獲取學術成就。在教育現場這等於是在比拼家庭資源,但不是每個人都咬著金湯匙出生,還有長時間打拼的耐力。

2024-02-06 22:12:0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相較於學校,社群媒體上的短影音能即時給予高成就回饋,在幫派文化下,只要你願意進去打打殺殺,願意拼就有被稱讚的機會,這些跟你家庭資源多寡沒有關係,出頭的門檻比較低,自然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加入,這種方向是很令人憂心的。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出生在貧窮環境下的孩子,他們的價值觀就是從網路而來,他們父母的資訊可能不適用於他現在的生活,所以當他們在找生存方向跟認同感時,真的非常艱困,網路上的資訊也不一定經過驗證,他們可能真的要等到以身試法、被關被處罰後,才會學到有些東西有一定代價跟負面後果。

2024-02-06 22:12:40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徐欣萍

徐欣萍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心理發展期置身網紅文化的結果

不同於 Z 世代會習慣要先編修出完美的影像或圖文,阿法族群似乎傾向更直白的自我呈現,他們拍攝搞怪、耍笨、扮醜、惡搞、驚險、跟風的影片來吸引更多人關注,同時也熱愛追蹤和響應挑戰活動。有不少網紅是刻意透過拍攝這類主題而成功吸引到眾人目光與點閱流量,特別容易受到青少年的仿效,因為這類影片都能有很高的觀看次數與轉發機率,能迅速聚集非常多的線上同好並激發討論熱度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學齡期前後的兒童透過主動探索的歷程,獲得自我能力的瞭解,進入青少年期後則開始追求自我認同。這個時候,同儕團體或日常生活中的楷模、偶像等人物,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塑與行為會有很大影響。

2024-02-06 22:13:4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然而,許多大人眼中的危險蠢事,對有些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是真的不知道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由於兒童與青少年還未能成熟發展出高階的心智功能,例如:抽象思考、邏輯推理、問題解決等等,很容易低估環境中的危險只要同伴之間都在流行做的事,就會想要嘗試看看,主打的就是一個好奇、圖好玩、沒想太多的概念,動機其實相當單純,當然就不認為會有受傷的風險,更多時候他們只是被動的受到平台推播或朋友轉發分享,才會接觸到這些不當內容,甚至不少成年人也同樣跟風模仿,所以犯蠢的可不盡然都是青少年。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孩子可能是因為學校或家庭問題導致的壓力或不快樂,才想藉由參加這些刺激挑戰來宣洩情緒或傷害自己,就能被關注並獲得控制感,只是此種行為動機就很令人憂心,若要類似悲劇不再上演,其實還是需要這些平台能更具社會責任感與自律,對這些挑戰活動必須有更嚴謹的把關機制,才能不讓狂飆期的青少年誤入了危險遊戲而不自知。

2024-02-06 22:20:14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政府監管 Meta 等社群媒體平台的對策未出來前,而我們又無法改變平台的推播機制,青少年的媒體識讀可以怎麼做?媒體扮演的角色是? 4 則對談comments 2024-02-07 15:55:25
徐欣萍

徐欣萍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父母也網路曬娃,大人得先有媒體識讀能力

阿法世代從一出生開始,就是父母在臉書上曬娃的主角,也很早就得到人生第一台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習慣透過新興媒體來獲取資訊並展現自我,但他們對於平台上的訊息真偽、資訊安全、網路隱私及法律問題等相關知識都非常薄弱,不僅是青少年,大人亦然,大家不瞭解這些應用程式背後的設計原理、潛在風險及營利手法,也不清楚自己究竟釋出了多少私人權限才得以換來免費的下載與使用權,這些多少都反映出媒體識讀能力不足。

2024-02-06 22:15:4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媒體識讀主要是一個人的思考力、覺察力及實踐力,在接觸到平台推播資訊時,尚且還能保有相當程度的理性和節制,進而保持合理的使用習慣或產生新的改變行動,這並非單靠學校教育就能提升,很多父母可能都比自己的小孩更沉迷在短影音上,所以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身教會是重要關鍵,可以從親子互動中去建立起媒體識讀的基礎,對於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才能更持久深遠。

建議可以透過四個焦點(ORID)的提問來引導青少年思考:1. 事實(Objective)— 我在這個短影片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2. 反應(Reflective)— 我看完這個短影片之後產生了哪些感受或想法?3. 詮釋(Interpretive)—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或想法?可能的原因有哪些?4. 決定(Decisional)— 我現在還可以怎麼做?我決定要怎麼做?我以後看短影片時需要更注意什麼?

2024-02-06 22:16:19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家長的陪伴溝通,才是解藥

回到最理想的方式,家長的陪伴非常重要,小孩成長過程中會依附在家庭中,家長要讓這個家庭有其功用,不要一直忙於工作,對於國小、國中學齡的孩子,不是給他平板自己滑,要一起關心陪同,再來當然是同儕的陪伴及學校老師、輔導人員的控制跟介入。

媒體素養非常重要,要讓他們從小就知道媒體是這樣運作,不要被牽著鼻子走,有些人會故意去追蹤跟他不同意見的群體,逼自己脫離同溫層,這還不錯。

2024-02-06 22:16:57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才煒民

才煒民

利伯他茲心理諮商所所長

當所有學生都想要當網紅

有些電影會描述到走偏或犯錯的人有機會回到常軌的內容,能給正在墜落的人有些啟發,發現自己還有改變可能,像麥克戴蒙演的心靈捕手就很棒,但這種故事在媒體上不常見,偶爾一兩部樣勵志型的、逆轉人生型的電影而已。

媒體的資訊有正有負,若真正把流量吸走的都是像「超派鐵拳」這種內容的話,我覺得這世界會變得很可怕,反而真正比較有價值的東西沒被看見,可能真的需要稍微控制媒體方向才能做到,不然當「流量高就是王者」讓物質主義成為主流,這種「正義」就不再純粹。

以前會去塑造某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像吳寶春這種好的典範,雖然很難做但很重要,我仍然相信,在正確的事情上面努力,比在錯誤的事情上面拼命更有效,這是一些選擇機會的問題,才不會所有學生都想要當網紅,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文化

2024-02-06 22:17:42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為了增加對數位平台的管制,歐盟的數位雙法將於今年 2 月正式上路,目前成效不彰。您認為在管制平台的法律路上,可能遇到什麼潛在困難? 2 則對談comments 2024-02-07 15:55:25
林日璇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我們能期待平台業者自律嗎?

大部分平台都有在做內容審查,成立小組在決議申訴事項,但我認為執行面防不勝防,當創作者想傳達某種意識形態跟目的,他會想辦法去繞過審查。以情趣玩具來說,影片中的確沒有裸露,單純一個人在講解產品的功用,鼓勵用戶買回家嘗試,他說這個有教育意義,真的如此嗎?

2024-02-06 22:20:46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或是以遊戲內容管制來說,德國規定遊戲內有血腥暴力畫面就不能上架,但很多業者就走旁門,把血變成黑色的、把人變成可愛的泰迪熊等,熊被殺死後會出現一堆羽毛。雖然法律有禁止一些東西,但後面卻衍生出更荒謬的內容,變成你檯面上好像在玩一場很可愛的卡通遊戲,感覺不是很暴力,但你實際卻是要想方設法把這隻熊殺死。所以法律的訂定是好事,但功用很難說。

回到抖音,他們本身也有內容審查的條款跟架構,但與其讓一個團隊一直做內容審查,不如靠社群媒體的自律條款,遠比政府的法來得有用,數位雙法的架構應該是要去督促這些業者發展出更好的內容審核制度,像是訂定公約,這樣才更具意義。

2024-02-06 22:21:13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數位平台操控出極化社會?政府該如何監管?

數位平台操控出極化社會?政府該如何監管?

數位平台將用戶隱私用於精準廣告推播,當平台不斷擴張,有心人士進而操控用戶的價值觀影響國安,其市場主導地位也不利中小企業生存。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下,政府該如何監管數位平台?事前監管或事後防堵?

2023-01-11 10:30:00

當娛樂碎片化,無須思考的短影音讓你「滑上癮」了嗎?

當娛樂碎片化,無須思考的短影音讓你「滑上癮」了嗎?

滑短影音成為現代人的日常,多滑個幾秒鐘的影片累積下來就是一、兩個小時,還不見得知道剛剛看了些什麼。當碎片化的娛樂成為主流,閱聽者可能面臨哪些風險?要如何打破「無腦」的使用狀態?

2023-05-31 10:30:00

TikTok Shop 七十天重返印尼:世界不再是平的,如何做個「好外商」?

TikTok Shop 七十天重返印尼:世界不再是平的,如何做個「好外商」?

憑藉直播帶貨和龐大用戶基數,TikTok 成功在殘酷的印尼電商戰場闖出一片天。突如其來的政府禁令,卻使得電商業務全面暫停;短短 70 天後,靠著與本土公司合資,TikTok 成功重返印尼。TikTok Shop 在印尼的挫折與重生,是跨國公司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教科書級案例。

2024-01-16 10:25:00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