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曾是蘋果 OLED 面板的最大供應商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在美國向中國京東方(BOE)提起面板專利侵權訴訟,指控京東方侵犯三星在 iPhone 12、iPhone 13 提供的 OLED 面板相關 5 項專利,希望法院下達禁令,要求停止進口和銷售受影響的面板。
儘管蘋果在這起訴訟中扮演的角色並不明朗,但據報導,在 2021 年蘋果與三星的合約到期後,蘋果花了數年時間協助京東方,確保京東方能為 iPhone 生產品質可與三星媲美的顯示器。參與其中的工程師告訴《The Information》,「蘋果希望藉此向三星這家韓國公司施壓,要求更低價格。」
對此,蘋果並未作出回應,但與其他供應商分享技術,然後要求新供應商提供更低價格的手段,並非是蘋果的第一次。iphone、Mac 等蘋果產品的強大銷售量,讓很多供應商搶破頭也要加入蘋果供應鏈,這是蘋果維持高利潤、成本可控的重要商業策略。
與更低價的中國供應商分享技術
事實上,當蘋果與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意味著蘋果能擁有與產品相關的所有製造技術,包括從拋光到材料配比。這給了蘋果一個關鍵優勢——讓更低價的供應商可以跟上腳步。
今年 3 月,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與幾家中國供應商在上海會面,其中,為 iPhone 生產保護玻璃的供應商藍思科技(Lens Technology)也來到現場。庫克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採訪時表示:「真正讓事情發生的是蘋果和中國公司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做到了,一加一等於三,而不是二。」
一加一等於三?蘋果怎麼實現如此神奇的商業策略方程式。
為了降低製造成本,蘋果會利用從其他供應商得到的製造技術,分享給更低價的中國供應商。藍思科技(Lens)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2004 年,摩托羅拉(Motorola)與藍思科技(Lens)、伯恩光學(Biel)合作,為當時流行的翻蓋手機 Razr 的螢幕生產保護玻璃。這引起了蘋果的注意,蘋果在 2006 年與藍思科技、伯恩光學簽署協議,為第一代 iPhone 生產蓋板玻璃。在 iPhone 開發的最初幾年,蘋果高層——包括現任蘋果首席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在藍思工作了數週時間,幫助公司開發新的製造技術,以滿足蘋果的高品質標準。
- 此專案相關的蘋果高層表示,在當時,蘋果教藍思如何使用電腦控制的雷射更精確地切割玻璃,以及如何透過將其浸入離子浴中來強化玻璃。
- 隨著 iPhone 的普及,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也越來越受歡迎,兩家公司的創辦人都成為了億萬富翁。藍思專注負責生產現在 iPhone 金屬外殼和觸控感應器模組,而伯恩主要於電子產品玻璃。蘋果佔兩家公司銷售額一半以上,也是迄今為止兩家公司最大的客戶。
2014 年,蘋果與極特先進科技(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合作,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工廠,生產藍寶石玻璃,這是一種硬度僅次於鑽石的防刮玻璃。蘋果希望藍寶石玻璃能取代 iPhone 上由藍思和伯恩製造的傳統玻璃螢幕。
但在 2014 年 10 月,GTAT 無預警的申請破產保護,蘋果扣留對該公司的款項,讓該公司宣布破產,隨後蘋果開始尋找替代商。當時,與 GTAT 的供應商協議中,蘋果擁有與 GTAT 共同開發的藍寶石玻璃所有製程,包含藍寶石玻璃的配比與製作方法、製作藍寶石晶體所需的氣氛、溫度、純度和時間。
這個製造技術,就這樣在蘋果的商業策略下,從美國悄悄地流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