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歲的印尼青年,庫尼亞迪·穆利亞納(Kurniadi Eka Mulyana)感到越來越焦慮。
兩年前,他在另一家紡織公司失去工作後,開始在西爪哇萬隆的紡織工廠工作。然而,穆利亞納在今年 3 月又被解僱。工廠主管告訴他,自從 2021 年 TikTok Shop 在印尼上線以來,中國的廉價商品讓這家印尼紡織廠毫無競爭能力。
對穆利亞納來說,他無法對抗隔鄰國家對他家鄉工廠帶來的衝擊。
印尼紡織輕工業倒閉潮,今年已經超過 49,000 人失業
根據新加坡的顧問公司 Momentum Works 的報告數據,2022 年才上線的 TikTok Shop 商品交易總額(GMV)在一年內成長超過四倍,到了 2023 年已經達到 163 億美元(約5,300億台幣),佔東南亞電商市場 14.2% 的比例,只比第二名的 Lazada 少了 2%。雖然距離第一名蝦皮(Shopee)的 48% 市佔率還有一點距離,然而,從 TikTok Shop 成長速度來看,蝦皮的冠軍寶座並不如表面數字看來得穩當。
2023 年 12 月,TikTok 在印尼政府禁止商家透過社群媒體平台進行直播電子商務銷售後,火速大手筆投資 15 億美元,成為印尼本地電商平台 Tokopedia 的最大股東。因為,印尼是TikTok 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若無法對超過 1.065 億印尼用戶銷售,對 TikTok 的營收獲利能力將帶來巨大挑戰。
印尼政府的這個禁令,原本是為了保護印尼本地的線下商家和市場,然而,在 TikTok Shop 透過投資案併到 Tokopedia 品牌之後,TikTok Shop 就能合法合規的繼續在印尼做生意,Momentum Works 的執行長李江乾(音譯自 Jianggan Li)說,「這個合併案,很可能讓 TikTok Shop 成為印尼電商的第一大玩家。」由於 Tokopedia 一直沒能找到更好的獲利機會,因此印尼政府最後並沒有阻止這筆交易,甚至希望透過中國電商業者的創新能力,讓更多印尼微小型商家能參與電商市場的紅利。
然而,究竟有多少印尼本地的微小型商家因為 TikTok Shop 而獲利還不知道,印尼本地的輕工業,就已經因為中國電商大舉入侵而瀕臨崩潰邊緣。根據《日經亞洲》的報導,今年印尼萬丹、西爪哇和中爪哇省的紡織、服裝和鞋類工廠,因為倒閉或盈利下滑而裁員的總人數,超過 49,000 個人。
中美貿易戰和 COVID-19 疫情對亞太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帶來的連鎖效應式衝擊,此時在正逐步浮現。
中美貿易戰的範疇主要侷限在高端科技產業。中國和東南亞之間,出現一道美國制裁的紅線,原本要投注在中國的高科技資金和工廠,很大一部分向東湧動。同一段時間,中國內需市場受到疫情沈重打擊,中國產能過剩下的廉價商品,不在制裁範圍內,傾巢而出快速溢往海外,東南亞市場首當其衝。
中國跨境電商無人能敵:超低價商品背後的龐大供應鏈
對印尼青年穆利亞納和他工作的工廠老闆來說,中國電商業者 Shein、Temu、TikTok Shop 等強大的國際通路,並沒有辦法幫他們帶來更多生意。從世界工廠開始發展起來的中國供應鏈,擁有其他國家工廠難以介入的合作模式。
以在義烏的十多萬家中小型工廠為例,他們與上述電商平台結合成一個強大的國際銷售供應網絡。電商平台監控社交媒體上潮流引領者的穿著,當看到有潛力的設計時,就向其中一家工廠委託一小筆訂單,看看消費者是否感興趣;如果是,再繼續下單,此時會有更多工廠共同加入生產行列。由於電商平台掌握消費者市場,他們對供應商有更好的議價空間,可以要求工廠以驚人的低價(在促銷時甚至可能虧本),提供更多又快又便宜的商品。
當中國消費者愈來愈不願意消費,人民幣市場陷入通貨緊縮的壓力時,不管是在義烏的工廠、還是在北京上海的設計商,都願意以低價透過這些跨境電商業者投資海外。在 Temu 上,電鍋售價 2.14 美元(新台幣 70 元),泳衣售價 6.18 美元(新台幣 203 元),免運費。中國曾經是世界的製造工廠,如今中美關係破裂、全球化貿易正在裂解為「中國」與「非中國」陣營,這些前世界工廠開始重新變形,走向海外,想辦法在夾縫中尋求最低風險的生存機會。
中國將投資其他國家,視為一種對沖策略
中美貿易戰曾經被視為是東協國家取代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機會,然而,過去兩年東南亞大量傳統製造業與工廠或倒閉、或裁員,走向街頭要求政府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都顯示出,許多東南亞國家政府對於中國投資人的目的,以及這些大規模投資對於本國市場的影響,出現了錯誤期待、以及可能難以挽回的政策後果。
中國大舉外逃的資金是東南亞的機會,還是威脅?
中國是東南亞的重要出口市場,過去面對中國產品進口,這些國家很少採取保護主義姿態。對東南亞國家政府來說,這是兩難。政府官員一方面希望在中美貿易衝突下,趁機吸引中國的高科技投資,另一方面,又要應對本地零售和傳統製造業者無力與中國廉價商品競爭的困境。
然而,當歐美國家和新興市場如土耳其、巴西都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關稅壁壘,一股巨大商流只能往相對低屏障的東南亞國家流動。原本由歐美等高購買力市場吸納的供應鏈,全都往東南亞灌,這股連鎖效應,逼使亞太國家政府面對中國,也開始轉向保護主義。
在低端市場,如上述印尼的案例,低價的中國消費品透過電子商務平台,正快速湧入泰國和韓國。而中國產能過剩的金屬和化學品等中間材料,同時持續擠壓印度、越南、泰國和韓國的國內生產商。
「中國將投資其他國家,視為一種對沖策略,」美國政策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高級研究分析師查爾斯·喬丹(Charles Austin Jordan)說。
在全球化比較利益的原則下,如果沒有區域性壁壘,這種跨國分工在理論上是有利於各國發展的。然而,目前東南亞市場面對的顯然不是這樣的現實。
中國將國內產能過剩的商品以超低價傾銷到不設關稅保護的國家,目的是沖銷來自中國國內的風險,但結果卻等同於向這些國家出口通貨緊縮,即使是實力較強的本地公司,也會在中國廉價商品的壓力面臨利潤率風險和償債風險,長期而言,將對這些國家的內部製造業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打擊。
為了保護國內低端製造業和就業,亞洲政策制定者不能坐視不理。他們需要創造一個本地層級的競爭環境來對抗中國。關稅壁壘是目前常見的選擇,但問題可能沒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