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90
旭沙龍
台灣就業金卡如何活絡勞動力市場,走向國際化?
Mar 23, 2023 / 44:36
圖片來源 Image credit - 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提供
少子化、高齡化趨勢已不可逆,台灣已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為了活化台灣勞動力市場,國發會推出「台灣就業金卡」,吸引全球頂尖人士來台。台灣就業金卡如何為國際人才在台的工作到生活,搭起連結在地的橋樑呢?
#不用工作簽證就能申請
#各部會資訊整合需更完善
#外國人在台生活更便利
此次與談人
發生什麼事?
- 全球「求才若渴」,各國推出不同的政策來吸引專業人才。台灣也亟需國際專業人士來台工作,幫助台灣勞動市場的人才轉型。因此,國家發展委員會為更方便外國人來台就業,推出了「台灣就業金卡」,此卡比一般工作簽證更多元化。(關鍵評論網)
- 2018 年時就已有「台灣就業金卡」的政策規劃,直至 2020 年 10 月才正式成立「就業金卡辦公室」。也恰逢 2019 年底全球疫情爆發,讓台灣就業金卡的發卡量爆增。
- 台灣就業金卡在法源上依照〈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 9 條所訂定。金卡主要核發給經由主管機關認定符合特定專業之外國人,是一張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等四證合一的證件。
- 根據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的數據顯示,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有效就業金卡為 5,835 人次,累計許可為 6,703 人次,涵蓋全球約 50 個國家,其中以美、港、印為最多。
就業金卡如何提供外籍人才服務?
- 台灣就業金卡協助解決外國人士來台就業的兩大瓶頸:「進得來」與「留得住」。
- 「進得來」: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成員多半有國外就業經驗,在翻譯、申請流程上較能理解其痛點,並提供因應辦法。
- 「留得住」:協助已在台灣的專業外籍人士,處理生活、工作上遭遇的困難。(換日線)
- 申請台灣就業金卡,申請者不一定需要先有工作簽證,就可以先來,大致可分為來台灣公司工作的人才,以及受聘在國外的遠距工作者。
- 就業金卡的有效期限為 1 至 3 年,允許不限次數出入境,也可讓配偶或子女申請依親居留,若在台居留 3 年以上,每年平均 183 日以上得申請永久居留,取得我國博士學位可折抵一年(港澳人士除外)。(台灣就業金卡)
- 台灣金卡針對以下幾大領域: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等領域的專業人才,未來還將新增數位領域。在有效期間內提供符合資格的外國人才可自由尋職、就職及轉換工作的便利性。
台灣未來如何吸引更多外國人才?
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執行長廖炳坤表示,台灣需要的不只是就業金卡,包括薪資結構、新創生態,以及友善外籍人士的生活環境,也必須迎頭趕上。
- 外國人在台灣申請金融卡,信用卡,因需要有實名認證,對台灣的銀行來說,因外國人沒法取得更多評估工具,很難核發卡片給外國人。這部分與鄰近的新加坡相比之下,我們的金融環境需要打造更友善與便利,才能留住外國人。
- 網購平台的介面與流程需要更國際化,從使用介面的英語、操作流程、邏輯都需再提升。
- 台灣需要更開放、包容、不貼標籤的社會氛圍,接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
- 政府部門間,各部會的資訊整合需更加完善,讓金融服務申請流程、跨國身分認證程序得以改善。(緯創德林)
倚重國際貿易的台灣,正臨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短缺的危機,如何為廣納更多全球頂尖人才?請看《旭時報》與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執行長廖炳坤的深度對談。
00:00 Intro
01:37 就業金卡辦公室——協助外籍專業人士輕鬆訪台?
08:38 金卡人來台灣都在做什麼?
13:51 觀察申請曲線,金卡人以美國、印度居多?
18:08 就業金卡以3年為限,如何持續讓優秀人才與台灣互動?
24:50 同樣是貿易型國家,台灣贏過新加坡的優勢在於?
30:37 受少子化、缺工影響,台灣的人才庫得向外擴張!
35:00 連信用卡都無法申請,外國人在台生活有多困難?
深度對談
開闢一條外籍高階專業人士來台的渠道 就業金卡辦公室適合哪些外國人申請?提供哪些服務?
今天歡迎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的執行長 廖炳坤 來到節目中。其實我們錄音的這個禮拜,大家已經可以不用戴口罩了,所以在疫情趨緩的時候,我們特別請 Jonthan 來到我們的節目分享一下,台灣就業金卡的施行其實已經 5 年了,這 5 年中間剛好又卡了一個疫情。
疫情這件事情,台灣有一個很特殊的背景狀況,我們並沒有因為疫情人們就不來了,反而是疫情期間來了非常多的人,這一段時間的金卡發行數量其實是暴增的。我想要請 Jonathan 跟我們分享看看,這 5 年來真的有發揮當時對於政策的思考嗎?
再來,有沒有在這 5 年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也許值得我們未來去思考怎麼樣去調整的政策現象。我還是先請 Jonthan 簡單的介紹一下就業金卡辦公室,我在想我們的聽眾也許有些人不太知道這個政策。
沒問題,首先這個政策是 2018 年開始的,但是我們辦公室其實是 2020 年 10 月才成立,因為法規跟執行面當然會有一些延遲,要去找人、設立辦公室等。但這其實也跟疫情有關,因為當初申請金卡的時候會經過各個部門的一些審查,他們去服務這些申請人。那到大概 2020 年初、2019 年底的時候,慢慢大家開始關注到這個金卡的時候,剛好也是疫情的開始發生。
讓台灣不再是「Asia's best-kept secret」 疫情的出現同時也加速了全球對台灣的認識?
您可不可以舉幾個例子,有沒有曾經遇過我們台灣本地人想像不到的,但對於外國人要申請來台灣非常困難的事情?
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出擊 如何讓專業人才持續與台灣產生連結是未來要持續深耕的方向?
您們辦公室設立到現在,差不多是快 3 年的時間,就我的理解,就業金卡法條上規定一次是發 3 年,金卡的居留時間是 3 年,當然中間不會管你要出入境幾次,對很多高階人才來說,這才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你叫他來台灣,然後不准他出去,我覺得這就完全沒有辦法讓人家想要來了。
與國際接軌是全球化時代必經的課題 台灣的就業市場、薪資環境足夠吸引外國人來台嗎?
您剛剛提到新加坡,其實新加坡跟台灣一樣是一個需要去吸聚人才的市場跟國家,他們在這件事情上面是全球都稱讚,大家都認為他們做得很棒。
當然我覺得新加坡有很多法治與環境上的背景,台灣不能夠直接跟他們做這樣的比較,如果台灣直接採用新加坡的法規,我們可能也會不喜歡,我們可能不會因此很高興有很多人來,但是不管如何新加坡的確在這方面是滿成功的。
剛剛您有提到,接下來就業金卡辦公室主動出擊的部分包含了新南向的這些人才,問題是我們馬上就遇到一個競爭關係,為什麼那些人不去新加坡,要來台灣?
第二個,新加坡顯然也是我們想要去徵才的位置,那您要怎麼吸引他們呢?我覺得這個事情不像是疫情那個時候,因為我們防守得很好,所以大家都來了,您們要怎麼說這個故事?
金融業、電商平台的封閉性加深日常生活的挑戰 外國人在台灣可能面臨哪些障礙?
您有聽過他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討論是很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嗎?可不可以舉一、兩個和我們聊?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在台灣,天下永續會揭露的《2023 企業永續白皮書》9大趨勢中,正式將「多元平等共融 DEI 成標配」納入第九項新議題;在全球,更有許多如 Walmart、Zoom 等大企業都在設立的「多元長 CDO」。DEI 的概念到底是什麼?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實質的效益?
2023-02-24 10:30:00
疫情下,越來越多人體驗到遠距的辦公型態,打破「朝九晚五、打卡下班」的觀念,只要有電腦跟網路,隨處都是辦公室。當工作模式改變,主管跟員工在心態上、管理上,各自要如何改變?需培養哪些職場韌性?
2023-02-15 12:04:00
出生於日本北九州的下岡純一郎,家鄉為鋼鐵工業重鎮,他看到人口高齡化、技術斷層、訊息傳播效率低等問題,開發出智能通訊系統,讓遠端與現場工程師溝通更順利,達到有效的協作方式?
2022-10-28 11:30:00
在各種專業人才媒合平台上,幾乎各職缺都開放人才以短期、客製化的方式提供服務。近年受到疫情的衝擊,斜槓人生甚至成為了一種職涯風潮,成長趨勢若持續,台灣典型的就業結構是否也會受到改變?
2022-07-05 1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