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自 COP26 格拉斯哥氣候峰會提出 2050 淨零排放以來,全球國家紛紛響應,台灣也不例外。政府帶頭訂出減碳目標,台灣除了宣示 2050 淨零之外,也設定了 2030 減碳 24% 的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ESG 成了熱門顯學,企業紛紛追求永續目標,「減碳」更是各項永續作為中的重中之重。
- 經過多年的溫室氣體盤查推動,企業漸漸意識到「用電」所產生的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是一股不容忽視的風險管理危機,不僅受到國際進出口貿易碳足跡的威脅,更可能為此失去品牌商客戶未來的合作機會。這正是近兩年來,「使用綠電」成為高度頻繁出現議題的最大原因。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 2021 年是氣候行動關鍵的一年,繼國際知名品牌陸續承諾碳中和,臺灣身為國際供應鏈的要角,淨零趨勢無疑對境內企業投下震撼彈。第 26 屆全球氣候變遷峰會(COP 26)將「全球以 2030 年做為中期碳排減量目標」為重大結論之一,可見氣候治理將成為未來 10 年,全球政府與組織第一優先處理的議題。 (勤業眾信)
- 蔡英文總統提出成立碳權交易所的政策,證交所將與國發基金在今年中合資成立新公司「臺灣碳權交易所」。依現行規畫,新公司將由證交所主導,碳權交易是「先外後內」,先由國際碳權交易開始,國內碳權則待國內法規出爐。 (聯合報)
- 國內碳權交易部分,將以「減量額度交易」,也就是環保署會對每一家企業設定一個減量額度,企業排碳量低於該額度時,可將多出的排碳量拿出來賣,反之則去購買碳權。
- 為避免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後,企業「只買碳權、不自己減碳」,環保署會對各企業買國內外碳權做限額且需認證,最終仍希望企業自己減碳。
企業永續轉型的急迫性
全球綠色意識提高,不僅政府,包括投資機構和消費者也開始追求綠色或是符合永續規範生產的商品,這讓企業面臨不得不導入 ESG 或是永續發展目標的轉型壓力。
- 根據 PwC 調查報告,2022 年 77% 的機構投資人會停止投資沒有 ESG 相關產品的公司。銀行在審理企業大型專案融資時,也將比照國際「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與「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準則(UNGP)」框架,來評估企業是否符合人權、環境、與社會等相關規範,作為是否撥款的考量指標。因此 ESG 對企業而言是關乎企業營運的發展機會,不論公司規模大小,都有實踐永續的迫切必要。 (商業週刊)
- ESG 已是企業轉型新顯學,不論高碳排產業如鋼鐵、電力到一般性消費性電子乃至零售業,企業碳足跡追蹤管理與減排能力將成為競爭力關鍵指標之一,影響企業接單能力與獲利。2023 年的大碳時代或碳有價時代,許多行業將面臨更嚴峻挑戰,產業格局與疆界將擴大 。 (SAP)
- 運輸業往純電移動發展,許多企業內部推動減少碳排,紛紛購置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然而在電動車與充電樁市場,科技新創與資通訊大廠的風頭更甚於傳統汽車品牌。
- 在企業競爭優勢建立上,物料、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將被視為是重要的一環,且成為向供應鏈下游買家或品牌業主呈報的必要資訊 。
- 新的消費世代崛起, Z 世代消費者在購物時,將比其他世代更重視產品的永續性價值而非品牌。
- 投資人對企業經營與評價,將包含更多綠色指標與永續作為。
中小企業投入永續的挑戰與機會
在全球永續浪潮之下,企業如果不執行永續或 ESG 轉型,恐怕就會被淹沒在這波潮水之中。大型企業有充沛的資金和人力,在永續轉型過程中可獲取的資源相對較多,只要董事會有了共識,較容易上軌道。對中小企業而言,沒錢沒人,還要提高成本挪移人力處理 ESG 相關事務,就以當前的企業營運來說吃力不討好,但展望國際趨勢,似乎又不得不跟上永續腳步,因此容易陷入兩難困境。
- 國發會於 2022 年 3 月發佈 2050 淨零排放路徑,除首當其衝之大型企業外,還有 19 萬家中小企業也即將面臨挑戰與考驗。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挑戰,許多企業都措手不及,更別說快速應對並展開策略,中小企業在數位能力與資源相對不足的狀況下更是困難重重。(數位時代)
- 台灣媒體曾經針對國內中小企業進行減碳議題調查,從最終收到的近三百份有效問卷中可發現,中小企業固然多半感受到壓力罩頂,但更大的麻煩,是減碳之路困難重重。(今周刊)
- 若未來被課徵碳費,是否擔心將衝擊事業發展?高達七成的中小企業表示「擔心」,其中兩成三表示「非常擔心」。
- 當問及業者各自在推動淨零轉型上已有的相關作為時,回答「還沒有相關作為」的比重近四成,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儘管普遍憂慮國際壓力、未來碳費上路的衝擊,但在具體行動上仍顯消極。
- 中小企業減碳卡關,經濟部工業局 2023 年 3 月出招搶救,其中一環,是打算成立各種產業聯盟,在產業鏈中「以大帶小」,由大企業帶領供應鏈內的中小企業投入減碳。(經濟部)
《旭時報》為深入了解中小企業在永續轉型過程中的作為和挑戰,「中小企業永續轉型之路」系列將分為三個主題討論,分別為「減碳」、「永續人力培養」與「風險意識察覺」。此次邀請了五個不同產業類別的負責人和高階主管擔任與談人,並邀請各界專業人士加入討論,期望透過對話式交流,共同探討其公司永續轉型的具體作為,激盪出新的想法,為未來的永續轉型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