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MeToo 運動從 2017 年從歐美率先發酵,性騷擾、性侵害受害者勇敢說出過去遭遇。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與 5 年前相比,加害者的責任更能被追究,舉報者也更容易被相信,在不同國家民情下,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火花。
-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陳明莉指出,法國、德國的年輕一代都不再忍氣吞聲,希望讓有權勢的性掠奪者受到處罰,#MeToo 成為團結、要求社會變革的平台。
-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戴伯芬指出,在西班牙等歐陸國家,對性侵害、性騷擾的認定都退回嚴格審查方式,若要指控對方性侵害,必須出具客觀事實作為證明,不能僅由主觀心理狀態認定。
- 受害者在穆斯林世界仍遭不人道對待,雖發起 #MosqueMeToo 運動(清真寺我也是),鼓勵女性朝聖者到麥加朝聖途中,分享遭性虐待經驗,但在社會不支持、警方冷漠、主流媒體沈默的情況下,仍難以伸張正義,甚至因毀壞家庭名譽被懲罰或殺害。
- 日本有強姦迷思,將受性侵的女生視為「有缺陷的人」,期望受害者保持沈默,強姦的報案率僅有 4% ; 而中國儒家文化也將受性侵、失去貞潔的女性污名化,認為受害者應該要「忍一時之氣、退一步海闊天空」。
#MeToo 強化性別對立?
- 美國休斯頓大學的研究指出,美國 #MeToo 興起後,有 27% 男性避免與女同事一對一會面、21% 男性不願雇用女性從事需密切互動的工作、19% 男性表示不願聘僱外型亮眼的女性,造成女性在職場上的不平等待遇。
- 美國前任副總統 Mike Pence 提出彭斯原則(the Pence Rule),拒絕跟妻子以外的女性單獨會面,若飲酒聚會無妻子陪同也絕不出席。
- #MeToo 運動僅看到女性需求,男性因而用負面觀感看待。
- 在男性被申訴後,即使結果不成立,也因留下案底而失去升遷資格,對擔負高度社會期待的男性打擊很大,因此不信任性騷擾調查機制,會用嘲諷態度看 #MeToo 血淚。(詳見文末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紫菡訪談)
- 男性從小就被剝奪情感表達的能力,若是沒有虧女生或陰柔氣質的男生,下一個被嘲笑的就是自己,所以遇到困難時不敢表達,造成更深的憤怒。(詳見文末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教育專員陳佩儀訪談)
超乎 #MeToo 的影響?
- 政府重視性騷擾、性侵害、男女平權議題,修正相關法案。
- 英國開始關注「第三方騷擾」案件,對於常需要與客戶、病人、顧客打交道的職業,透過修訂《2010 年平等法修正案》,讓雇主需對僱員在工作場合遭受的性騷擾負責。
- 日本發起 #KuToo 運動,將「限制女性著裝規定」與「性騷擾」同喻,希望政府制定反性騷擾和歧視法,讓公司不能再規定女性在上班場合穿高跟鞋。
- 媒體變成輿論法庭,#MeToo 從解放運動變成「恐怖行動」。
- 陳明莉說明,在媒體報導下,雖缺乏具體證據,被控訴者仍會直接被有罪推定,導致社會性死亡、被取消(cancelled),受輿論譴責而被驅逐原屬的專業領域。
- 好萊塢女星安柏赫德(Amber Heard)控遭前夫強尼戴普(Johnny Depp)家暴,將自己塑造為女權鬥士,獲得廣大支持 ; 而強尼符合「施暴者」形象:事業成功、人脈廣、酗酒吸毒,因而失去電影出演機會,重挫其演藝事業,後來才發現另有真相。
- 改變「完美受害者」的刻板期待,讓「不完美受害者」被看見。
- 陳明莉指出,社會對受害者有完美期待,若你衣著暴露、酗酒、犯過法,或因懦弱、迷惘而未明確拒絕性關係,你就失去控訴的正當性,而 #MeToo 讓這些「不完美受害者」有發聲的平台,有機會進行自我修復。
- 在強尼戴普和安柏赫德的官司中,有一段呈堂公開的錄音檔,安柏對著強尼說:「告訴世界,像你這樣的男人受家暴,看看有沒有人相信?」經過人證、物證的呈堂,陪審團判定強尼勝訴,終得遲來的正義。
未來該如何?
- 陳明莉提醒,#MeToo 的重點在於不對等權力關係的揭露,要挑戰的是權勢文化下,對受害者身體所施加的性強制和壓,社會不應只關注個案的求償,更要進一步審視權利結構的偏差,讓任何性別的人都能無懼的生活與工作,享受性方面的愉悅。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翁麗淑分享,美國將 #MeToo 相關事件拍成片,留下不少紀錄,未來都能拿去借鏡與延伸,期待未來有學者做跨文化的 #MeToo 探討,跳脫以單一國家為出發點的討論。
國外的 #MeToo 比台灣早走了 6 年,同樣的人權議題在各國風俗民情之下,各走出什麼樣的影響力?請看《旭時報》與性別、社會研究專家的深度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