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 訂閱
創樂子陪伴返鄉青年創業,「全齡共創」在地永續發展

EPISODE#5

旭沙龍

創樂子陪伴返鄉青年創業,「全齡共創」在地永續發展

Mar 03, 2023 / 42:22

圖片來源 - 創樂子文化提供

questionquestion

創樂子從一開始的社福角度出發、以社會企業理念經營,藉由「全齡共創」成為雲林地方創生的重要典範,至今已輔導八組在地青年團隊創業。面對日漸多元的創業項目,創樂子如何集結眾人之力,掌握列車方向?

創樂子執行長王毓琦為了陪伴祖母,十年前從台中回到雲林,利用閒暇時間陪伴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孩童,為了進一步培養孩子的專長,她與夥伴在 2016 年成立「創樂子工作坊」,之後進一步以雲林古坑作為據點,成立「創樂子生活學苑」


  • 創樂子的成員背景各異,有回鄉青年、外地嫁到雲林的媽媽,也有在雲林讀大學的畢業生,因為共同的願景而相聚,結合文創手作、花藝設計、多肉園藝甚至民宿等多樣化經營。
  • 創樂子以「社會企業」的理念經營,將企業盈餘的 30% 用於回饋支持地方創生行動。2021 年申請經濟部的「在地青年創育坊計畫」補助,建立「雲林古坑在地青年創育坊」,提供洄游青年創業諮詢、輔導等交流場域。
    • 社會企業追求「以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例如台灣媒體大智文創複製英國社會企業經營模式,發行中文街頭報《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 Taiwan)》,讓有意願工作的街友或社會弱勢者販售雜誌,獲得自營生計的機會。
    • 根據 2020 社會創新大調查報告書,民眾對於「社會企業」的認知達到 33.6%,各區域認知程度由高至低依序為:中部(36.4%)、南部(33.5%)、北部(32.7%)、東部(29.8%)、離島(29.2%),顯示各地區有接近或超過三成的民眾聽過社會企業。
  • 雲林縣農業人口佔全縣 49.7%,農業產值已於 2019 年達 792 億元,居全國第一,多達 20 餘種農產品產量和產值居冠全國,然而過去十年間,雲林縣人口減少超過四萬人,區域發展嚴重失衡。
    • 但同時,雲林縣觀光人次於 2020 年首度破千萬人次,持續成為六都外觀光人次第一的縣市,古坑隧道更是近年熱門景點。
  •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指出,地方創生不只是年輕人的責任,中壯年、二代接班同樣可以回鄉打拚,他們具有成熟的職業技能、人際關係與對市場的理解,創造「全齡共創」的地方創生生態系才是王道。微笑台灣


未來該如何?

  • 王毓琦以社福的經驗出發,鼓勵成員以創業家的角度,發展自己的專長項目,創樂子負責培力與輔導。王毓琦坦言,要統合各種業務,擬定方向是最困難的工作。
  • 除了生活願景外,地方創生仍需要商業獲利才能永續經營,如何將商業模式擴大,將是接下來的挑戰。
  • 王毓琦指出,政府標案雖然資源較多,但如何讓資源有效累積,而不是煙花式的活動,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如同英文名稱「Strong Love」一樣,創樂子用對下一代的愛,轉化為培育人才的動力,一起透過與王毓琦的訪談,了解雲林鄉親如何從義工陪讀到成立企業,打造地方創生「善」的循環圈。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張均瑜

張均瑜 / 特約記者

採訪寫作

周佩樺

周佩樺 / 影音製作人

監製

深度對談

question
question
不只有農作更有熱愛家鄉的一群人  地方創生在雲林為何能百花齊放? 25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歡迎大家回到地方創生節目,歡迎節目的大家長美伶姐。今天地方創生的團隊是來自雲林的創樂子文化執行長王毓琦,聽說大家都叫您大豆,那大豆在做的事情,我覺得滿難解釋跟定位的。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如果大家有看過美伶姐的書,你會發現其實書中的案例很多來自雲林,我剛剛問了一下美伶姐,那她給了雲林一個非常高的評價,請您稍微幫我們介紹一下,好不好?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2019 年我們開始推動台灣地方創生,那時候雲林是所有 22 個縣市裡面第一個成立專案辦公室的縣市。那時候我們去雲林做政策說明,縣長是親自來聆聽這個政策怎麼樣要推動,而且我記得當天不只一個會議室,是第一個(會議室)已經坐滿了,第二個會議室還用視訊的連結。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雲林,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是一個農業大縣,或者我們會說是農業首都。過去我們在北部對雲林的印象,其實就是覺得它很落後,因為都是農業,再加上因為氣候變遷的緣故,常常會聽到雲林今天又是大蒜又怎麼樣了,哪一個農產品又怎麼樣,我們會一直覺得好像那不是一個整體環境很好的縣市。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可是當我開始推動地方創生之後,我去走訪了各縣市,其實我去到雲林以後,我就發現完全改變了我對雲林整體的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從關注留守兒童到在古坑成立生活學苑  創樂子的經營核心瞄準人們對生活的共同期待? 35 則對談comments 2y
王毓琦

王毓琦

創樂子文化社企有限公司執行長

我們一起出去的時候,有人會問說:「欸你們是什麼團體?」,那我們很難跟人家說我們是誰,所以才去成立了協會。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陳美伶

陳美伶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協會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有老帶小一起了,後來他們也在斗六的街上開了工作室,更特殊的是現在到了古坑。古坑其實離原來的斗六有一段距離,大家談到古坑大概都會想到古坑咖啡,但現在如果有大家去雲林的話,會知道那邊有一個古坑綠色隧道,到了假日其實是滿多人的。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創樂子這個地方在古坑,其實離綠色隧道滿近的,大概 2 公里左右。那從一個小徑這樣彎進去以後,其實它裡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給魚吃不如教他們捕魚  不設限的態度讓每一位夥伴都能發揮自身的潛能 26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大豆,剛剛美伶姐這樣介紹讓我滿好奇的,您知道多元化經營對企業主來說也是很累啊,要花很多時間。比如說我現在要做園藝,我為了要去培育園藝,我就要去想園藝的服務要長怎麼樣?我要怎麼提供?那手工皂又是另外一個,園區又是一個,民宿又是一個。您們人力不算是特別多,等於是每多一個產品出來、多一個服務出來,您就要多去思考一次,您們怎麼去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這個東西要不要列入我的服務的供應項目裡頭呢?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毓琦

王毓琦

創樂子文化社企有限公司執行長

剛剛美伶姐有提到,我們在成立公司的前期,草創在嘗試商業模式的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從做社福的經驗看得很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question
拒絕曇花一現的短期獲利  創樂子堅持用 Strong Love 的精神延續下一代的美好笑容 32 則對談comments 2y
張育寧

張育寧

旭時報總編輯

您會有一個規劃是我現在有 20 幾個人,我明年的計畫是要變 30 個人,有這種規劃的想法嗎?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王毓琦

王毓琦

創樂子文化社企有限公司執行長

我覺得真的沒有辦法規劃,因為有時覺得跟他很投緣,講得都 ok,可是他不一定要留下來。
2y

我對於這則留言有疑慮

分享 Share シェア

facebooklinetwitterlinkedin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地方創生翻轉中興新村,讓沈寂 20 年眷村「華麗轉身」

地方創生翻轉中興新村,讓沈寂 20 年眷村「華麗轉身」

都市化使城鄉差距日益加劇,為了解決區域發展失衡的問題,推動地方創生成為關鍵。「華麗轉身」以活用地域資源、規劃文化聚落為營運主軸,長期深耕南投中興新村,打造專屬於在地的慢活聚落 DNA。

January 06 2023

當戰地遇上巧克力,YAHOCHOCO 「吃」出馬祖文化

當戰地遇上巧克力,YAHOCHOCO 「吃」出馬祖文化

YAHOCHOCO 創辦人傅承緯隨妻子回到馬祖後,憑藉著想要推廣馬祖精神的信念,開發出酒香巧克力跟戰地標語巧克力,實踐地方創生。

January 20 2023

一首籤詩促成地方振興,茶籽堂在南澳種下永續

一首籤詩促成地方振興,茶籽堂在南澳種下永續

茶籽堂當初為了尋找苦茶樹契作的農地,卻意外為人口流失嚴重的宜蘭南澳,帶來了重生機會。藉由品牌經營結合地方所需,茶籽堂期盼連結美學、文化,打造生活風格生態圈,以吸引年輕人返鄉,促成地方永續發展。

February 17 2023

農產廢料變黃金,斜槓公務員用「菱殼炭」燒出官田烏金

農產廢料變黃金,斜槓公務員用「菱殼炭」燒出官田烏金

台南官田區是「菱角」的主要產地,然而每年超過上千噸的廢棄菱角殼,也造成當地的環保負擔。台南市東區區長顏能通以創業家的精神,結合產官學,研發出將菱角殼燒成「菱殼炭」的技術,打造新循環經濟產業。

February 03 2023

時間標記 Timestamp

EPEPISODE #旭沙龍-張育寧時間

視頻播放器 正在載入。
載入完畢: 0%
剩餘時間 0:00
EP #
邀請已成功寄出 Sucessfully 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