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時代,被視為最強大後盾的「煤礦業」,曾是撐起台灣經濟命脈的重要一環。但半世紀過去,隨著經濟轉型,黑金的輝煌歲月早已淡去。這樣的歲月痕跡,在煤礦小鎮平溪,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董事長龔俊逸以博物館的方式,讓後人能看見這裡的黃金歲月,同時,再回來這裡打造新的樣貌。
- 在台灣煤炭屬於自產能源,用煤的歷史可追溯至 1,000 年前,早在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就已經有開採紀錄,十九世紀末期到日據時代之間,台灣的煤礦更成為英、美,以及日本殖民政府大力開發、重視的經濟資源。(中央社)
- 在 60 年代,煤炭占總能源供應量 50%-60%,每年高達 500 萬公噸;在 70 年代,更帶領台灣度過了兩次的石油危機,雖然煤業帶來輝煌的黑金時代,但也隨著經濟轉型、採礦的安全性等種種因素,故使最後一個煤礦於 2001 年關閉。(經濟部礦物局)
- 惡劣的環境:長期在地下礦坑工作的礦工,幾乎都有肺部傷害,加上爆炸、氣體外洩、坍崩的礦災風險,讓很多人對此工作卻步。(故事)
- 經濟的轉型: 70 年代煤礦逐漸被燃料油給取代,且 2001 年起因台灣即將加入 WTO,進口煤不再搭配收購台煤,煤炭生產不敷成本,煤礦業陷入蕭條之際。
回憶被遺忘的煤礦風光
一度興盛的煤礦產業,成為了台灣社會中被湮沒的歷史記憶,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董事長龔俊逸在接手博物園區以後,如何保留父親傳承下來的文化資產?
- 龔俊逸的父親龔詠滄保留了自家礦區的完整樣貌,設法復原當時候所使用的器械、設備等,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顛覆大眾對博物館的想像,讓世人不再只是透過閱讀去認識這段歷史軌跡,而是真正有機會踏入其中,體驗走進礦區軌道、試坐採煤的單眼車、吃礦工便當等。
- 龔俊逸從地方創生的概念上,看見了文資保存的價值,加入了平溪地方創生計畫,不巧卻遇上了疫情來襲,雖然少了旅客但也意外獲得了更多的準備時間。
- 疫情期間重新打理場域,加強區域保存,也到日本、加拿大發表台灣礦業遺產的活化與再利用,成功促進國際交流。
- 尤其因殖民歷史,日本的煤礦開採方式與設計,也曾復刻台灣形式,甚至在 100 年前,台、日在煤業上就曾有合作關係,為了共同延續文化傳承,積極與日本釧路博物館結為姐妹館。
-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對於鐵道迷來說別具意義,可以一睹 80 年前從日本進口的電氣火車頭,且全世界僅剩這兩部仍在運作,吸引了日本遊客慕名而來。
未來會如何?
開拓園區、維護設備,都是一筆接一筆的花費,對於私人經營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來說,財務平衡會是困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是什麼支撐他們堅持下去?
- 龔俊逸原本只是抱著協助父親的心態從旁經營,卻在父親的意外去世後,意識到傳承礦工的職人精神是他的使命。
- 在幾次的國際交流後,日本方認為私人經營的園區卻可以保留到這個程度,非常的不容易,國際的肯定也讓他看見了發展下去的價值與機會。
- 在地方創生基金會的引導下融入地方創生的概念,使這個工業地形成為一個非常好的敘事平台、展現煤業的生命力之外,也讓平溪除了放天燈,更能串連各個特色的聚落。
成立至今將近 20 年,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如何用「地方創生」打造截然不同的博物館?跟著《旭時報》一起來開箱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