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突然,施羽 70 多歲的婆婆原本就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短短幾年間二度中風,讓子女們驚慌不已,「婆婆的行動、說話都出現障礙,無法正常表達,說話有頭沒尾或欲言又止。」除了大腦內有血塊阻塞血管,全家人也漸漸觀察到婆婆的異常言行。
「我們沒有同住,外傭多次哭著打電話來說『阿嬤不見了』。」施羽回憶,婆婆初期常在無人陪同下突然消失,也常說「我忘記剛才要去哪裡」,對時間觀念也變得模模糊糊。「我們全家和小叔們常不定時接到她的來電,連孩子們在學校上課,也會突然接到阿嬤打電話來,卻又說不清楚自己究竟打給誰。」
剛開始以為婆婆是孤單想找人聊天,直到某日清晨 6 點,眾人還在睡夢中,先生突然接到母親來電,原以為發生緊急大事,沒想到一問下,婆婆竟答「我也不知道要跟你說什麼」。
施羽回憶,那次之後,三不五時就會外傭來電話,不是哭著說找不到阿嬤,就是抗議阿嬤亂罵人、亂打人,讓她壓力很大。這些脫序舉動,也讓夫家常常四處找人,丈夫三兄弟輪流前往母親住處照三餐查看,「我們只能邊安慰外傭,同時拜託她跟緊婆婆,為此,外傭不敢在後陽台洗衣服,就怕漏看一秒,婆婆又趁機跑出去。」
為防止突發狀況一再發生,施羽最後選擇將婆婆接到家中同住,考量當時婆婆已出現大小便失禁狀況,她特別把家中套房留給婆婆與外傭同住,讓老人家保有隱私空間,避免她因生理狀況而感到不好意思。
「主要是讓她能放輕鬆,心裡不要覺得給兒女很大的負擔,給她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在最需要的時刻,都能感受到家人的愛護與支持,希望她安心養病、含飴弄孫、安享晚年。」施羽說。
失智症家屬的必修功課,學習不再用原有視角苛責長輩的脫序行為
照顧婆婆的過程難免有些磨人,但施羽坦言,當時全家人反應有些遲鈍,甚至無人聯想到中風的婆婆可能同時罹患失智症,直到癱瘓臥床 2 年後,眾人才漸漸將過往所有異常現象拼湊起來。
「我們太晚意識到婆婆開始日常脫序時,可能就是典型失智症患的症狀。」施羽回憶,婆婆因中風造成癱瘓,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受到很大影響,當下醫生把重點放在清除大腦中的血塊,以及中風後的復健,反而忽略失智這部分的診斷和處理。
照顧失智症家人,不僅勞力更勞心。施羽認為,很多子女會因無法接受家中生病長輩突然變得任性又不講理,甚至像不懂事的孩子般不受控制,導致忽略父母在生理上所出現的病徵,無法即時感同身受其難處,導致出現言語衝撞、關係緊張甚至家庭破裂失和,留下許多遺憾。
身為過來人,施羽認為,若失智症患者的家人親友能即早發現,即時應變處理,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情感消磨與折騰。
婆婆育有 3 子,先生與手足都有共識,把照顧年邁父母當作為人子女應盡的本分,特別是公公癌症過世後,當婆婆二次中風伴隨失智,兄弟們自然扛起責任,冷靜商量共同分擔經濟、照護、陪伴、探訪和醫療資源等責任與開銷。
「我先生很有耐心,常牽著媽媽的手,一步一步帶她練習走路,也會指著牆上照片,讓她練習辨識照片上的親友。」大夥商量好,由小叔負責醫療細節,包括聯絡醫師、護理人員來家中診治,三兄弟共同分擔醫療費用、醫護人員出診費、尿布、營養劑與住院時的 24 小時看護費等。
施羽坦言:「雖然婆婆在我們問她話時的反應已不如過往,多數時候只有我們單向跟她說話,但看到她在家人盡力照顧下能安心養病,至少確認她不會感到疼痛、情緒也穩定,就是照顧者最大的安慰了。」過程中,也曾發生外勞受因不了婆婆的精神狀況不穩,選擇逃逸,面對種種突發狀況,反而讓一家人更加團結。
「我看到兄弟們一起承擔責任,不分你我,不計較誰做比較多、誰做比較少,只為了讓媽媽安心,一心以婆婆能在復健後恢復健康為目標,讓身為媳婦的我都被深深打動。」施羽認為,透過身教言教,下一代也在學習,如何在面對各種混亂狀態下,仍堅持對長輩不離不棄的照顧,讓家成為最牢固的避風港,建立關護網絡攜手共度難關。
看著昔日健康的婆婆,如今臥病在床,已認不得人,只能靠鼻胃管進食,施羽心中萬分不捨,回想過去相處點滴,慶幸有在婆婆還能走動時,和先生排出時間帶她到日本完成鐵道旅遊。
「那趟旅行她非常開心,大吃大喝的滿足笑容,回來後,有照片、影片能回放給媽媽看,提醒她,我們曾經一起去過哪些地方玩。」施羽表示,失智者雖記憶錯亂,但仍有基本意識,共同創造的美好回憶,也能適時撫慰照顧者,讓漫長照顧之路不只有蒼白的場景或記憶。